混在古代当军阀第2151章 釜底抽薪
这几名村民凑到跟前,货郎告诉了他们地址。</p>
翌日。</p>
这几名村民就没有下地了。</p>
他们几个人一起就去了货郎提供的一处地址。</p>
这一处地址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树林,属于一名财主的。</p>
他们几个人到了后,就有人钻出了树林,还挑了几担盐巴出来。</p>
“银子带了吗?”</p>
“带了,带了!”</p>
“好!”</p>
双方验了货,交了银子。</p>
这几名村民挑着盐巴,直到晚上这才小心翼翼地返回了村子。</p>
他们回到村子后,直接将盐巴藏在了自家的地窖里。</p>
过了好几日,眼看着没有什么动静后。</p>
他们又将盐巴加价了一些,转手给了亲朋好友,很快就散卖一空。</p>
几乎在与此同时。</p>
大量的私盐在大夏复州总督江永才、大夏军情司等暗中支持下,输送到了大周朝廷的控制区。</p>
他们的盐巴多是海盐。</p>
大周朝廷控制区吃的则是井盐。</p>
如今大量的海盐涌入了大周朝廷控制区,物美价廉。</p>
除去了运输消耗外,价格比朝廷专卖的盐巴便宜了一半。</p>
因为有利可图。</p>
不仅仅江湖上不不少人参与其中,一些货郎,地方财主更是掺和了进来。</p>
负责主持此事的是大夏军团派出的魏建德。</p>
魏建德仅仅充当了一个牵头人,躲避在幕后。</p>
</p>
他在短短时间内,靠着分润利益,迅速将售卖网络搭建了起来。</p>
这些人在分润私盐利益的同时,也在魏建德的要求下,进一步宣传大夏军团和张云川。</p>
大周朝廷不断抹黑大夏军团和张云川,以至于百姓被蒙在鼓里。</p>
以前张云川的势力范围和朝廷的势力范围距离远。</p>
这中间还隔着秦州节度府等势力呢。</p>
张云川的军情司虽设立了一些点,可总体发挥的作用不大。</p>
可这一次魏建德借助售卖盐巴,极力地扭转了大夏军团和张云川的形象。</p>
毕竟口号这种东西,那都是虚的。</p>
你说谁好,谁不好,这百姓肯定是难以分辨的。</p>
可你给百姓好处,那百姓肯定念你的好。</p>
哪怕大夏军团的海盐经过一层层的加价,落在百姓手里价格已经很高了。</p>
可对比朝廷的盐巴而言,至少还便宜了两三成。</p>
这就是好处,</p>
百姓就因此对张云川和大夏军团印象不错。</p>
在短短时间内。</p>
大量的私盐涌入了大周朝廷的控制区,来势汹汹。</p>
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p>
大周朝廷衙门开设的私盐专卖店铺就门可罗雀了。</p>
一日。</p>
一名衙门的官员乘坐着软轿,在一队护卫的保护下,抵达了一处盐巴店铺。</p>
“哎呦,张大人您来了!”</p>
见到来人后,店铺掌柜的忙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p>
张大人被迎进了店内坐下。</p>
“这一个月卖了多少银子,对一对账,交割一下。”</p>
张大人的主要差事就是负责管辖治下的十多个卖盐的店铺,然后定时收缴银子。</p>
当然。</p>
他们在卖盐的时候,还会适当的加价一点,多赚的都落入他们的腰包。</p>
掌柜的自然知道张大人来的目的。</p>
他当即将账目和银子都取了出来,交给张大人。</p>
“嗯??”</p>
“不对吧?”</p>
“这一个月,才卖了二百两银子??”</p>
看到账目后,张大人满脸的错愕。</p>
他扭头看向了掌柜的:“你是不是贪了?”</p>
掌柜的忙委屈巴巴地解释:“张大人,您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贪呀。”</p>
“这一个月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百姓都不来咱们这里买盐巴了”</p>
喜欢混在古代当军阀请大家收藏:()混在古代当军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