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明:驸马从军被废了第36章 蒿水桥之战
卢象升带领着全体士兵一路向前行进了十几里路,终于抵达了位于漳河之上的蒿水桥附近。这里地势平坦而宽阔,漳河水流淌而过,发出清脆悦耳的潺潺声;桥身则显得古老而质朴,宛如沉睡中的巨兽一般静静地横亘在漳河之上。 站在桥头的卢象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回想起近来崇祯皇帝所下达的一道道旨意,那些措辞越发严厉,让他感到压力倍增、焦虑不安。 尽管自己肩负着统领宣、晋两镇兵马的重任,并已辗转多地与敌军交战——包括栾城、赵州和顺德等地区——然而军队内部的情况却变得愈发艰难。 士兵们长期奔波劳累,早已疲惫不堪;同时,粮草供应也严重不足,导致他们的战斗力大幅下降。如今,这支队伍只能一直紧跟在敌人身后追赶,寄希望于能在极为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觅得一线胜利的曙光。 面对如此困局,卢象升深知肩头责任重大,但又深感无奈和无力。 然而,清军的攻击如同一股凶猛的洪流,铺天盖地般袭来,势不可挡。他们的进攻方式变幻莫测,战力惊人,往往几十名骑兵就能攻下一座县城,让人防不胜防。 此时,如果再分兵去增援其他地方,势必会导致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进一步分散。这样一来,每一处防线的力量都会变得更加脆弱,无法抵挡住清军的猛攻。这无疑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只会让局势越发恶化。 可是,如果不分兵支援,单凭县城自有的兵力想要阻止清军也是难上加难。一路向南征战,除了在栾城一役中稍有斩获外,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苦苦支撑的境地。 宣镇军队奋勇营救顺德的那场战斗固然可歌可泣,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向。而其他的战役,要么规模过小,影响有限;要么双方僵持不下,始终未能取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大帅,杨阁部书信!\"千总张国栋一路小跑着过来,脸上满是焦急之色,他恭敬地将手中的信封递给卢象升。 卢象升接过信,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他打开信件,仔细阅读起来。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他的心房,让他感到无比沉重和痛苦。 读完信后,卢象升突然喷出一口鲜血,身体摇晃着向后倾倒。站在一旁的虎大威见状,连忙伸手扶住他,关切地问道:\"大帅,您没事吧?\"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杨国柱迅速接过卢象升手中的书信,匆匆扫视了一眼。只见信中的文字犹如刀枪剑戟般刺痛着他的眼睛,令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信上写道:\"建斗兄啊,你平素一向豪气干云、奋勇当先,为何如今却变得如此小心翼翼,只敢尾随追击东虏呢?是不是东虏攻势过猛,让兄畏惧?多事之秋,但愿兄能当机立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速速平定这场战乱,还黎民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看完这封信,杨国柱的心情愈发沉重。他深知杨嗣昌所言不无道理,但眼下战局复杂,敌众我寡,想要一举击溃敌军并非易事。然而,面对朝廷和百姓的期望,他们又怎能不奋力一战呢? 此时此刻,整个营帐内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氛,众人皆默默无语,唯有那封书信静静地躺在案几之上,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和无奈…… \"大帅,前方有敌情!\" 标营副总兵李重镇一脸凝重地快步走来,向卢象升禀报军情。 卢象升刚刚从昏迷中醒来,他艰难地用手抹去嘴角溢出的鲜血,强打起精神。抬头望去,只见前方原本平静的地平线上突然扬起漫天沙尘,遮天蔽日,尘土飞扬。 面对如此变故,卢象升当机立断,果断下达军令:\"全军后撤!待敌军部分过桥后再发动攻击!\"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全体将士迅速行动起来,井然有序地向后撤退。与此同时,卢象升亲自坐镇中军,督促标营稳住阵线;虎大威则奉命率领左翼部队,杨国柱负责统领右翼部队。三支军队宛如三把利剑,严阵以待。 三军士兵们纷纷拔出寒光四射的长刀,将箭矢搭在紧绷的弓弦之上,个个神情肃穆,眼神坚定而锐利,面朝对方,整个战场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到极致,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卢象升屹立于阵前,他那双深邃的眼眸犹如火炬一般,死死地盯住远方那座关键的桥梁。眼见着越来越多的清兵开始踏上桥面,人数约有七八百人之众。卢象升深知,这便是最佳的进攻时机。 刹那间,只见他双眼圆睁,满脸怒容,浑身肌肉紧绷,犹如一头被激怒的雄狮。他双手紧紧握住那柄闪烁着寒光的长刀,手臂青筋暴起,力量瞬间汇聚于掌心。紧接着,他以雷霆万钧之势猛然将长刀高举过头,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向前狠狠一挥! “杀!”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从他口中喷涌而出,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撕裂开来。这声怒吼犹如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又似一朵在夜空中骤然绽放的礼花,带着无穷无尽的威严和霸气,在空旷的战场上空久久回荡,震耳欲聋。 受到主将激励的士兵们顿时士气大振,一个个热血沸腾,悍不畏死,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如潮水般涌向那些正准备过桥的清军。尽管过桥的清军仅有区区七百余名骑兵,但他们显然久经战阵,训练有素,来势汹汹,锐不可当,企图凭借强大的冲击力一举突破明军苦心构筑的防线。 面对如此强敌,卢象升毫无惧色,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他麾下那帮装备精良、骁勇善战的标营将士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奋不顾身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杀。 与此同时,虎大威、杨国柱指挥部队从两翼迂回包抄,对清军形成合围之势。转瞬之间,原本占据兵力优势的清军骑兵反倒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此时此刻,整个战场已经变成一片混乱不堪的修罗场。刀枪相交,火星四溅;箭矢乱飞,遮天蔽日;喊杀声、惨叫声、金铁交鸣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令人毛骨悚然。 卢象升勇猛无比,见清将鄂迈正在砍杀明军,上前一刀砍去,鄂迈躲闪不及,落于马下。 在卢象升身侧的夷官杨进朝立即指挥士兵擒获了这名敌军首领,并将其捆绑起来带回营地。 在卢象升的带领下,明军士兵们士气高涨,勇气倍增。他们挥舞着刀枪,与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当地的村民也手持锄头、耙子,上前乱打乱击。 双方激战至日暮时分,战场上烟尘滚滚,喊杀声震天。 清军大军逐渐集结完毕,为首的正黄旗谭泰和正红旗杜雷两部兵马,气势汹汹地逼近战场。 此外,还有三顺王手下的汉军旗以及蒙古诸部,他们同样士气高昂,准备加入战局。 清军将领们本欲立即投入战斗,但见天色渐晚,战场上的光线暗淡,不利于战斗的进行。 他们担心在夜晚的黑暗中,容易发生误伤和混乱,不利于指挥和作战。 于是,清军将领们果断下令鸣金收兵,全军撤退至附近扎营。 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