抡语新说第240章 合作或作对243
说起李世民山南西道的百姓或许还有人不知道,可要是说起太子妃苏希,整个山南西道百姓没有一个不知。</p>
这和李承乾没有太大关系,是那些灾民一传百、百传十的宣扬开。</p>
苏干知道苏希名声,却没想到名声这么好。</p>
回过神后,苏干举起双手示意众人安静:</p>
“诸君,我今日来山南道,只是应二姐之邀,看看百姓过得如何。</p>
如今看内,襄州城内百姓虽然不能大富大贵,却也能填饱肚子,二姐定然欣慰。</p>
我还需要去偏远山村看看那边的百姓如何,还请诸位能够让我出去!”</p>
“苏郎君别急啊!好不容易来山南道一趟,跟我们聊聊!”</p>
“是啊!等会我派人带着郎君到处看看,深山老林中的百姓也会帮你到!”</p>
苏干轻轻摇头:“多谢诸君好意,实在是有事在身。”</p>
“苏郎君,你告诉我们,邸报内容是不是太子妃劝谏陛下的?”</p>
苏干再次摇头:“不是!是太子妃希望百姓能够过得好,就跟太子殿下提了嘴。</p>
太子殿下觉得百姓乃朝廷之本,所以绞尽脑汁,才想到这么个办法。</p>
襄州是校验之地,若能成就推广开,若是不成,则再想其他办法。</p>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太子殿下说了,若不能为民谋福的皇帝,他就没资格当这个皇帝。</p>
这个民不仅仅是庶民,也是地主、商人、士族,是生活在大唐境内的所有人。</p>
诸位在山南道,长安的邸报还没传过来,我这里有一份前些日子,太子殿下在朝会上说的话,诸位可以看看。”</p>
说着,苏干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张,随后递给身旁之人:</p>
“王兄,他们信赖你,这邸报就交给你来诵念!”</p>
“好!”</p>
王郎君接过邸报,随后打开看了眼,就这一眼让他彻底呆愣在原地。</p>
“王郎君,你怎么不念?”</p>
“王家三郎,你是想急死我们吗?小心老夫找你爹算账!”</p>
“快念,别发呆啊!”</p>
“……”</p>
王郎君半晌才回过神:“苏兄,一定要念吗?在变革之时,这是给予某些人理由,我希望苏兄三思而后行。”</p>
苏干眼神一亮,他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这人能够从邸报看到这些,足以说明此人有才学。</p>
‘再试探试探,若是真有才有德,那就举荐给太子。’</p>
“王兄放心念,宣承部既然已经开始宣扬,就不怕这些!”</p>
“行!”</p>
王郎君郑重点头,扫了眼众人后,朗声开口:</p>
“正所谓为天下者位天下,天子者乃上天之子,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子亦当有好生之德……</p>
国者、生民聚落之域!忠于国则是忠于自己……</p>
孤在此立誓,定在三十年内让大唐百姓不再饿死一人,三十年后若还有一人因辛勤劳作而饿死,造反有理!”</p>
随着最后一句话落下,整个茶楼瞬间响起惊呼声。</p>
“啊……什么叫造反有理?太子殿下这是支持吾等造反吗?”</p>
“有人饿死,就可以造反,这不是人人都可以造反!”</p>
“还有那个兹惟中国是何意?大唐和前隋能一样吗?”</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