抡语新说第103章 英武吴王104
没有李治的提醒,李世民还差点忘了李承乾小时候经常去大明宫。</p>
对于自己父亲他从来不敢小视,当初李建成都能压的他只能破釜沉舟,更遑论他父亲。</p>
长孙皇后仁厚、李渊运筹帷幄、他自己狠辣,三个一同教出来的孩子,怎么可能只有表现出来的这点本事。</p>
‘当初阿耶坐视太子之争,慢慢削弱士族门阀以及佛道两教,期间还推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p>
如今高明会不会利用三教之争,做些其他事?</p>
所有情报都可以看出,高明一直都是利用三教之争想让青雀出局。</p>
哪个地方没注意到?侯君集在这里,根本没机会接触东宫……’</p>
忽然,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大喝一声:</p>
“来人!”</p>
“拜见陛下!”</p>
“立刻派人回长安监控齐王、渤海王、杜荷、礼部侍郎苏亶,三日一报。”</p>
“是!”</p>
李治短短几句话,就让李世民彻底将李承乾当做真正的对手。</p>
如今在李世民眼中,李承乾就是另外一个李建成,还比李建成多了不要脸以及狠辣。</p>
与此同时,安州都督府中,吴王李恪看了眼手中信件,随后看向信使:</p>
“阿娘,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p>
“主人希望吴王能够按自己心意做决定,不要顾虑主人。”</p>
“辛苦了!”</p>
李恪笑着开口:“张六,带信使下去领赏,今晚就留在府里休息。”</p>
“多谢吴王殿下!”</p>
“去吧!”</p>
等人走后,李恪再次拿出信件细细观看一番:</p>
“大哥这是想拉拢宗室对抗阿耶吗?</p>
阿耶用分封抢夺地方权力,大哥用地方权力逼迫阿耶。</p>
真的还不如造反,起码阿耶容易接受。”</p>
李恪很想现在就见到李承乾,问问看他到底怎么想的?李世民到底怎么得罪他。</p>
‘察见渊鱼者不详,大哥的腿怕是因为算计人心导致的。</p>
先问问细君再做决定,这不仅仅是我自己的事。’</p>
李恪把纸张放进怀中,随即往后院走去。</p>
吴王妃杨氏是杨妃的族人,也是出自弘农杨氏。</p>
作为名门望族,杨氏所受到的教育不仅仅只有女诫、女德之类,还有官场之事、权力斗争。</p>
在看完杨妃传来的信件后,杨氏便陷入思索,足足一刻钟后才抬头看向李恪:</p>
“郎君,你觉得太子会说话算话吗?”</p>
“不敢确定!若是我,我会!”</p>
“为何?”</p>
李恪用手指沾了沾茶水,然后在茶桌上画了个大唐轮廓。</p>
“大唐太大,安州的奏抄送到长安,骑马至少要三天,这还是道路易行。</p>
若是交趾郡,没有两个月到不了,如此一来朝廷想要掌控地方只能利用宗室。</p>
或者像交趾郡一样扔着不管,只要没有扯旗造反即可。”</p>
“只要太子能够说话算数,我们该参与进去。”</p>
李恪微微一笑:“细君,你不怕大哥失败?这可不是开玩笑。”</p>
“我们不动心,不代表越王他们不会答应,到那时我们就是太子的敌人。</p>
也就是说,在太子找上我们的时候,已经无法置身事外了。</p>
或者说早已无法置身事外,郎君可还记得前些日子弘农来人?”</p>
“呵呵!”</p>
李恪轻笑出声:“那就支持大哥,以大哥这个嫡长子身份,哪怕他登基想要食言,我们也会安全无虞。</p>
看来我得拿出一部分时间练习兵法和武艺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