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木秀于林风催之崇文抑武是祸端(八)(1/1)

作者:来一杯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第178章 木秀于林风催之崇文抑武是祸端(八)

炸营,又称惊营,或营啸。 这是一个特殊的军事术语,指部队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官兵盲目的,集体发生紧急骚乱,多见于夜晚,当然也有极少的一些,发生于白天。 炸营的原因,多种多样,千奇百怪,但表现的形式,却是大同小异,整个军营,如同炸开了锅,是以称之为,炸营。 这种情况的发生,极其的可怕。 不仅仅会打乱部队的正常秩序,严重的,还会导致互相踩踏和自相残杀。 还有,若只是自己单方面炸营,也就罢了,乱上一阵子,总归是能安顿下来的,但是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炸营,那就真真是灭顶之灾了。 身为将门世家的呼延灼,对炸营可一点也不陌生。 虽然并不知道,为何原本还好端端的梁山大营,突然间鬼使神差的炸营了,但以呼延灼的战机捕捉能力,才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 定是,祖先的庇佑啊! 因在阵前,不好向天上的祖先磕头,呼延灼只能草草冲着天上一拱手,心中默默感谢了一句后,便大声呼喝起来。 “连环马,所向披靡,冲!!!” 将面甲重重一合,呼延灼一马当先,径直的冲向了梁山大营。 紧跟他脚步的,是一百队,整整三千匹,钢铁洪流。 时隔百年后,连环马,又一次显露峥嵘。 所向披靡!!! 轰隆隆…… “跑!!!” “妈呀!!!” “吾命休矣……” “降了,降了……” …… 原本就乱作一锅粥的梁山大营,在被破了营门后,骚乱的等级,顿时又上了几个台阶。 上了战场,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最大残忍。 在钢铁洪流,连环马的最前端,不断挥舞着双鞭的呼延灼,心中始终牢记着他义父的这一句话。 所以,哪怕是对面已经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他也没有停下进攻的步伐。 在他的带领下,三个梁山大营,相继告破。 在杀透最后一重障碍时,浑身已经被鲜血浸透呼延灼,只觉眼前一亮,空无一人。 在向前又跑出一里地后,杀红了眼的呼延灼,才反应过来。 胜了! 连环马的第一战,真的胜了! 虽然这一次的胜利,来得太过突然与诡异。 但是,胜了,便是胜了。 一种莫大的幸福感,团团的包裹着一心想要找回家门的荣光,让天上的祖先见证一下,他呼延灼,并没有辱没了先人,的确是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的大好男儿。 是的,呼延灼的背上,除了尽忠报国以外,高俅还替他,刺上了他呼延家的家训。 高家的荣耀,你得有,呼延家的,也别忘了! 刺字时,高俅,如是说。 …… 许是连环马的声威再现,真让曾经的英灵有感,乌云密布的天空,传出了隆隆的雷声,与地面轰然的马蹄声,遥相呼应。 “祖先……显灵了啊……” 还在恍然中的呼延灼,被沉闷的雷声惊醒,揭开面甲,仰头长啸。 在厚浓的面甲背后,已然是,泪流满面。 一声长啸后,听到梁山大营仍有响动,呼延灼调转马头,重重的,又再次合上面甲。 “连环马,所向披靡,冲!!!” 轰隆隆…… 如果说第一次的冲锋,呼延灼与身后的三千名连环马,还只是凭着一腔的血勇,不管不顾的蒙头冲杀,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与心思,去感受连环马在战场上的冲击力。 那么这一次,呼延灼已经结结实实的体会了一把,他祖先在连环马兵书里,写下的那句冲锋号,所向披靡,究竟是甚么意思。 完整的连环马,连人带马,足有上千斤的份量,在八九尺乃至一丈高的骏马,以时速六十迈的速度,进行无情的冲锋。 记住,不是一匹,不是十匹,是整整三十匹连在一队。 还有,不是一队,不是十队,是整整一百队前赴后继。 试问一下,在这等恐怖的冲击下,还有什么能阻挡连环马的步伐,能阻挡他呼延灼,重现百年前,连环马的赫赫威名? 冲锋中途中的呼延灼,已经在畅想不久的将来,连环马的威名,即将传遍整个大宋天下。 而他,身为连环马的统帅,也将注定名垂千古! …… 只不过,刚刚赢下人生第一场重大胜利的呼延灼,并不知道,他刚刚抬头向天上祷告的地方,厚厚的云层中,还有三朵红云。 “义父,连环马的威力……只怕是冠绝天下啊……” 花荣亲眼见证了在呼延灼的率领下,三千匹连环马,是如何化为一道无情的钢铁洪流,势如破竹的,不费吹灰之力,碾碎了三座还算牢固的大营。 他也曾试想过,若是正面硬刚,呼延灼统领的这连环马。 螳臂当车! 除了这个词,花荣真的想不出,他还能用甚么词,来更为贴切的形容。 至于说,战而胜之? 噫…… 花荣虽然骄傲,但他并不傻。 遇上连环马,得跑! 花荣决定了,一回去,就去马厩里挑一匹最快的马换上。 “可惜啊,此战后,只怕是很长时间里,都见不到连环马的风采了……” 不知为何,高俅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 “义父?” 上一刻还在为连环马的威力暗暗咂舌,下一刻,便听到了高俅说这话,如何不让花荣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高俅并没有作答,而是丢了个你来的眼神给公孙胜。 “花荣兄弟,朝廷的行营兵马都监,已经在路上了。” 公孙胜很好的,扮演了一个答疑解惑的角色。 “那又如何?” 禁军出身,还是品级不高的侍卫,花荣对于军中的那些门道,并没有太多的接触机会。 所以,他并没有一点就透。 公孙胜这时才明白,他们的好义父,为何不亲自解说了。 不过,能替义父分忧,公孙胜是不会有一句怨言的。 相反,在他的逻辑里,高俅的举动,大有深意:这定是义父给我机会,让我树立更好的威信…… 在公孙胜将行营兵马都监背后,所蕴含的大宋军队潜规则,文武之间的那点破事,以及如今朝堂上文官们可能的后手,一一说清楚道明白之后,引来了花荣的勃然大怒。 “义父,让荣儿去射杀那鸟都监!” 花荣俊脸紧绷,咬着牙发狠道:“咱高家的宝贝,哪容得宵小染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