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第153章 万丈高楼凭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三)
崇文轻武,在大宋,可不是说着玩的。 清查东南钱法,少不得要动一动东南各州郡的官场。 至少那济州蔡六,是定要拿下的。 而要干成这差使,仅凭高俅武官正二品的殿帅府太尉,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若高俅真敢这么做,只怕是人还没到东南,便会被沿途的口水给喷回来了。 大宋的文官,在这种文武相争的事上面,可是很敏感的。 你高俅一个武官,竟敢动文官,别管要动的文官有没有错,首先你高俅就不对! 届时,文官们才不会顾忌高俅是不是徽宗心腹,铁定会同仇敌忾,将这个幸进小人给踩进尘土里,再狠狠的啐上一口唾沫。 区区武人,竟敢插手文人的事。 呸,你这狗东西,也配! “那……可如何是好……” 徽宗重重的靠回椅背,有些失魂落魄。 大宋文武之间的这点破事,他不清楚谁清楚,毕竟这事,本就是他祖宗们搞出来的。 而他自己,也是最大的受益人。 “官家,有件事,某思量再三,不知当讲不当讲……” 高俅故作为难状,他,准备冒一个险。 “有事就说,婆婆妈妈做甚!” 徽宗不疑有他,随口应了一句。 “是,官家……” 高俅其实早有腹稿,但还是装着斟酌再三,期期艾艾道:“昨晚,太师蔡京……找上某了……” “嗯?” 徽宗脸一板,冷声道:“都这地步了,他还敢动你?” “官家莫动怒,莫动怒!” 高俅连忙劝解道:“太师找上某,非是寻仇,他是……他是来说和的……” 心中有些没底的高俅,一直在观察着徽宗的脸色。 他把私会蔡京的事,说与徽宗听,是冒了小小的风险的。 至于为什么是小小的风险,而不是大大的风险,也是有原因的。 其实,如果换个任何一个有点作为的皇帝,乍然听到这种事,保管会心中大为忌惮。 文官第一人,与武官第一人,于夜里私下相会,你们想做甚? 而一旦得了皇帝的猜忌,这官,也就做到头了。 若遇上心狠手辣一点的皇帝,就连脑袋,说摘就摘了。 但徽宗不同,他在意的,是别的方面。 “说和?” 徽宗皱着眉,下意识的,为难道:“这事,怕是不好办啊,这相位,朕都许出去了,若是反悔,朕这脸面……” 是的,徽宗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他的面子。 所谓皇帝不差饿兵,他策动蔡攸他们将蔡京搞下台,许出的好处,正是相位。 若是他现在食言而肥,虽然蔡攸这些人只能苦哈哈的忍着,但他徽宗,定然也是脸上无光的。 “非是相位的事!” 深知徽宗性子的高俅,见到徽宗的反应,心中大定。 一切,与他预料的分毫不差。 于是,他挤眉弄眼的,忽悠徽宗道:“蔡京那老家伙,哪会不知道是官家意思体恤他年迈,让他安享晚年啊,所以他才不是非要赖在相位上不走。” “那他是何意?” 徽宗一听蔡京肯将相位交出来,心中大定,语气么,自然也就轻松了起来。 “嗨……他呀,就是不想回他那山沟沟里的老家!” 高俅一脸鄙夷,很传神的,露出一种歧视山里人的表情,极是不屑。 “山沟沟?” 徽宗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愣了一下。 “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 高俅指着书房里的,挂在墙上的大宋堪舆图,仔仔细细的,开始做起了地理知识的科普。 有了直观的图样,徽宗一下就回过了味来:“这么远……这么多……山……” “就是啊!” 高俅又适时的,换上了一副悲天悯人的嘴脸,幽幽道:“山高路远,以老家伙的身子骨,怕是还没走到家,就得咽气喽……” 这话说的,好有道理啊…… 一想到蔡京平日里的颤颤巍巍,徽宗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再一想到,蔡京这二十年,也算是兢兢业业,替他搞了不少钱两,供他花销,加上自家那宣和楼宝库中的藏品,倒是有一大半,是这老家伙帮他搜罗来的。 徽宗难得的动了恻隐之心,附和道:“赶他回祖籍,倒真是有些苛责了……” 按大宋惯例,京官上了年纪,便可告老还乡,但事实上,与其说是告老还乡,不如说是被赶回老家。 你想啊,汴京城就这么大,若是每个京官退休了还不搬离汴京城,年复一年下来,只怕是好好的一个大宋都城,得变成养老院了。 所以,蔡京若是按正常的规矩办,下了台,就得老老实实回他的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老宅,路途么,不算太离谱,也就个千里迢迢。 按正史记载,蔡京就是去岭南路上,不堪路途颠簸,一命呜呼的。 “那他……是什么意思?” 对于身边人,心肠还不算太坏的徽宗,松了口。 “他呀,就是想讨个恩典,能让他留在汴京荣养天年!” 高俅一脸的云淡风轻,但心,已经提了起来。 成不成,就看这一把了。 “二郎答应他了?” 徽宗不以为意,随口问了一句。 “那到没有!” 高俅在这方面,还是很小心的。 虽然平时跟徽宗没大没小惯了,但也仅限于他俩之间,一旦涉及其他人,他还是极有分寸的。 “这种事,哪轮得到某来定,某啊,就是个传声筒!” 高俅这话,听着是在自嘲,实则是将自己撇的干干净净,姿态放的极其端正。 “二郎说哪里话!” 果然,徽宗虽然没往深里想,但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心情大好的他,摆摆手,还开起了玩笑:“他既找上了你,你就得狠狠的敲一笔,这老家伙的宝贝,可多着哩!” “官家说的甚是!” 高俅这次倒没推脱,而是顺着徽宗的话头,说道:“一般的宝贝么,不过是身外之物,可这老家伙不知怎地,许了某一个好处,某思来想去,倒是能在东南之行上,派上大用场……” “哦?” 徽宗眼前一亮,顿时来了精神。 现在没什么比,合情合理的,让高俅去东南办差,更让他这个大宋天子上心的了。 “二郎快说,他许了甚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