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外挂上交:大哥只想保护人类第146章 俺寻思这能行
“q弹的解析已经完成了。” “倒是并没有什么太过先进的东西,歼星级别的威力主要是依靠反物质的特性,力大砖飞,堆料堆出来的,其余设备和我们现有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多。” “核心技术是储存反物质的容器,一个力场发生器,和我们用在重聚变上的约束器高度相似,我们认为,可以直接变种套用。” “我们已经将制备q弹的资料连带这份视频发送回地球,请注意查收。” 值得林斯沃、周喆直、迈克等人查看的视频也就这些内容,余下的都是些技术资料的讲解,还有木卫六的勘测报告等科学数据。 除了周喆直这个理科出身的代表还能看懂一部分之外,余下的人都是听天书一样。 受限于地球和木卫六之间的距离,即时通讯基本不用想了,双方的沟通只能是录下一大段视频来,一次性把问题讲清,然后等待回复。 周喆直翻了翻跟随着视频一起发回来的资料,发出一声惊叹:“嚯~” 周围会议室里的几人纷纷将目光转向周喆直,好奇的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看到了他们对于反物质制备流程的研究过程。” 周喆直伸手指了指上面的一段话。 几人将目光看去。 段落不长,只有几句简短的话: “咱也不知道为什么,知识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入了脑子,莫名其妙的,咱就懂了,然后结果就出来了,验证后发现理论上是可行的,详细如下所示:” 这一段的下方,就是长篇大论的详细制备过程。 众人:“……” 对目前人类存在的科研buff心知肚明的几人互相看了看。 迈克一个战术后仰,靠在椅子上,感慨道:“我们这是外接了一个超级数据库。” 就,这个感觉还挺奇妙的。 科研这东西,往往千金砸不起一个水花,还从来没有如此顺风顺水过。 至于说可能存在的对于人类科研能力的破坏什么的…… 太阳都快炸了,先度过燃眉之急再说吧。 “确实是这样的。”林斯沃点了点头,随即继续说道:“回归正题吧。” “木卫六那边传来的结果是,我们目前存在一定的技术限制,做大,做出个歼星炸弹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小型化存在一定的瓶颈。” “所以,木卫六那边现在开始投入到反物质武器小型化的工作中去,没问题吧?” 几人纷纷点头,表示不存在问题。 “那一会就按照这个指示去回复木卫六吧。”最终由周喆直一锤定音,决议通过。 “然后是关于反物质制备,以及反物质武器化的事情。”讲到武器化,林斯沃顿时就不困了。 林·太空军总司令·斯沃上线。 作为传统华夏人,他同样患有严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 林斯沃还在期待着,什么时候能够一秒千发反物质子弹…… “目前反物质的最小储存容器需要40厘米的直径大小,而且不能承受太大的过载,所以,除了常规的导弹以外,就只有电磁炮可以发射了。” 林斯沃在投影上放映出目前太空军规划好的武器。 “联合太空军425磁轨炮。” “根据逆战世界阿瑞斯号上的400电磁炮改过来的,也目前可以发射反物质弹药的最小炮。” “配套的设施都已经设计完全了,采用太空军的全新技术标准,目前都已经建的差不多了。” 周喆直看了看这些配套设施下面的建造计划,笑了笑:“你这是有备而来啊。” “那当然。”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下面的计划。 在太空中设置太空军的生产车间,建造多座超大型粒子加速器,用来当做反物质炮弹的生产基地。 而在生产车间建设完成之前,由地表的粒子加速器暂时充当反物质的生产基地。 粒子加速器这种投资价格高昂的理论物理研究装置,到2043年为止,地球上也就华夏和米国这两家还有能用的。 大毛和欧洲的经济实在不太景气,再加上需要抽调精力应对太阳危机,这两家的粒子加速器早已经关停了,重启也需要不小的力气。 即使是华夏和米国境内的也不好过。 太阳眼看着要炸,整个地球都在玩命的点工程学,理论物理这玩意没几个经费了,眼看着距离彻底被砍也差不了多少了。 也就是林斯沃这边拿到了科研buff以后,这些理论物理的研究才焕发出第二春。 而现在,随着生产任务落下,这些粒子加速器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周喆直看了看四周,见大家有些沉默,随即主动说道:“我们高能所的加速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正好,蓝天基地也在我们境内,就让我们来进行试生产和第一期生产线的工作吧。” “米国的相关机构同步展开准备工作,准备加入生产工作,欧洲方面,立即着手重启lhc,至于大毛方面……呃……” 周喆直一时语塞。 大毛这没钱,加速器不大,关停后的保养更是重量级,重启的难度不小。 “我们就算了,不值当的,不过,我们可以多出一笔物资,支援太空的加速器的建设。” 地面上来不及掺和,大毛选择直接在太空里占一席之地。 “好。”周喆直点了点头。 地面上的粒子加速器,原本在获得科研buff的科研任务就不少,现在还要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更是紧张了。 还好,等到太空的加速器建造完成以后,应该能好不少…… 对周喆直的安排,众人都没有什么意见,嘤髪两国的代表表示回去就着手推进重启lhc的工作。 在涉及到林斯沃的话题上,或者有林斯沃参与或密切关注的问题上,联合政府的效率往往高的吓人。 大家一般会选择默默秉持“差不多得了”的心态,减少许多的扯皮。 而在众人会议室的天花板上,还是那颗摄像头,闪烁着微弱的红点,默默地记录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