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第547章 太行孤军
穿越者最初来到战国,一直有个计划,就是向北边发展,在北边寻找一块边地,占据战略位置的“金角银边”,然后由北向南俯攻,最终统一战国。 但是,历史的车轮惯性太大了,一番阴差阳错之后,穿越者的龙兴之地却选中了南郑,继而向南攻入了巴蜀。 所以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当初为了向北发展,穿越者埋下了两枚棋子,意图草灰蛇线、伏脉千里,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中之一是乱世大才、历史牛人:卫鞅! 另一位是太公子孙,姜齐后人:吕进! 先说卫鞅。 卫鞅与公子俱酒,在上次魏国一别之后,已经数年未见。 当初公子俱酒西渡大河,扶植秦公师隰上位。卫鞅攻取皮牢城之后,暂时守在当地,并未回到安邑,是故俱酒未能带上这位当世大才,一起西进。 魏公子缓和赵公子朝双双追至风陵渡,向这位足智多谋的公子请教下一步行动对策。 当初的俱酒,孤身一人,手下无人,脚下无土,对自己的战国穿越之旅尚是一脸茫然。 所以俱酒就将卫鞅推荐给了魏缓公子,因为他知道在历史上,魏武王千秋之后,魏缓和魏?兄弟是发生过一次激烈的君位之争的,他试图将卫鞅安插其中,届时浑水摸鱼,从中分一杯羹。 但后来的发展让人猝不及防,俱酒混入了墨家、进入南郑,找到了一块可以立足的地盘,直到今日,基本打下了整个蜀国,在战国乱世中堪堪站稳了脚跟。 而卫鞅在魏缓的运作之下,成功进入了中山地界,试图在中山国有所作为。 卫鞅是有大抱负的人,哪里肯久居公叔痤的府中,有了这个机会,立即迫不及待地前往中山国。 镇守中山国的是魏候击的弟弟——中山君魏挚。 这位魏挚,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当年魏文侯对他是十分宠爱的,一度想立魏挚为太子。 尽管魏击最终继承了魏国的江山,将弟弟魏挚远远地封到了中山,但对他的戒备之心一日也没有消除过。 当初魏缓推荐卫鞅前往中山,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掣肘公子挚,防止中山久悬北方,日久生变。 卫鞅北上,离开了公叔痤相府这道藩篱,一心想要找到一块展示自己才能的土地,显然,远离魏国政治中心安邑的中山,是个好的选择。 卫鞅这种人才,始终不甘于寂寞。 当初他看好俱酒的少年英才,故而主动投靠。 然而俱酒西去之后,再无消息,也令卫鞅一度对俱酒失去了信心。 毕竟在战国这个乱世,晋国公子想要崛起,太难了。 卫鞅于是怀疑自己是不是看走了眼,既然公子俱酒不辞而别,那么我卫鞅别投明主也不无可能。 人,总不能从一棵树上吊死吧?可以换另一棵试试。 于是来到中山国的卫鞅,很快就与野心勃勃的魏挚打得火热,图谋中山国自立,分裂魏国。 整个战国,诸侯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任何一国想要坐大,都会受到其他诸侯的明枪暗箭。 对于魏挚的分裂魏国企图,齐、赵、燕等周边国家齐齐拱火浇油,明里暗里给予支持。毕竟,一个分裂的魏国对大家都有好处。 尤其是原本同为“三晋”赵国,对魏老大当初在自己的肘腋重地,安插中山这么一块飞地,那是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刺背,极度的膈应! 魏击继任魏侯之后,打破了“三晋一家”的合作惯例,走上了独自放飞的称霸之旅。 特别是魏击插手赵公子朝夺位一事,联合韩国、小卫国,与赵国大打出手,将刚刚迁都的邯郸城打了一个烟熏火燎、血肉模糊。 赵国至此恨死了魏国,明面上打不过,小动作不断。包括离间吴起,也包括支持魏挚在中山闹独立。 “三晋”这个词至此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魏、赵、韩三家至此再也没有真心合作过,反而是掀起了一次一次残酷的内斗。 离间“三晋”,是其他“战国四雄”以及一众小诸侯共同的目标。 整个春秋期间,晋楚争霸。甚至有“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书”的说法。 进入战国期间,已经分裂了的“三晋”,居然占据了“战国七雄”中的三席! 如果“三晋”亲密合作,那么其他“四雄”还有活头吗? 所以说,“三晋”分裂,是魏、赵、韩三国利益纠纷的结果,也是其他国家挑拨离间的巨大成果,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魏挚得到卫鞅的相助,真可谓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在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历史的发展往往是造化弄人,俱酒在北边埋下了两颗棋子,卫鞅这枚棋子渐渐偏离了自己的初心,急于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与中山君魏挚打得火热。 与此同时,俱酒埋下的另一颗棋子也没闲着,悄眯眯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吕进一身仙风道骨进入赵国的代地,凭借着一套神神道道的迷信之说,以及半瓶子医、巫相结合治病本领,再加上精通星相之术,总之杂七杂八一番杂糅,竟然在北部获得了“吕神仙”的荣誉称号,无论是贵族还是底层民众,均有其无数拥趸。 与卫鞅另投别人不同,吕进虽然是姜齐的嫡系后人,却以其独特的眼光,一眼就看出俱酒的与众不同,始终坚守自己对俱酒的承诺,为晋国的复兴尽一个国际友人的责任。 功夫不负有心人,吕进凭借手中持有的“出公虎符”,居然真的联系上了在太行山中筑寨而居的两千“晋国孤军”。 孤军上一代已经凋零,而此时的“孤军”也失去了其“军”的性质,更像是无数太行山中的小部落一样,靠着自耕自足以及抢掠诸侯边境城镇为活。 但“孤军”与其他山寨不同,他们的二代、三代子孙们,仍牢牢抱着“晋国”的神主牌,像宗教信仰一样历久弥坚。 太行孤军也没有想到,传说中的“出公虎符”会真的有一天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