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生活过成了段子一百一十
624【剁鸭】 在泰国读研的时候,每次去学校后门外的圩上都会有一个摊点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那是一台油炸小车,摊主倒是挺注重市容市貌,在地面上铺了地板胶,防止油溅到地上去。小车四四方方,是个不锈钢的四方大油锅,下面加热,旁边支起个不锈钢台面,上面放了个起码20厘米厚的砧板。 泰国大热天的,一看油炸的东西就受不了,所以几年了我从来没有靠近过那个摊点,不过在那里买货的人还挺多。有时候我在旁边摊点买菜,知道那个摊子炸的是鸭子,经过多次远远观察,发现老板用钩子从油锅里勾上来,黄黄黑黑的。我还在嫌弃那么油,怎么吃啊,接下来的操作更是无语,老板将整只鸭滤了油,放在砧板上,用菜刀疯狂剁,连皮带肉加骨头剁得一塌糊涂,简直就像个变态。待整只鸭剁成一团和气之后,塑料袋一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让人带走。 ——这是什么吃法?我就很费解。其实离得太远我也并没有看清楚那鸭是整只鸭还是把肉片掉后的骨头架子。如果光是骨头架子,炸酥了剁成骨头渣去喂狗倒也是一种不浪费的做法,但如果是整只鸭,那岂不是浪费?那要怎么吃啊~ 625【人不可貌相】 我现在的家住在山上,下山路上有城中村,里面有个规模不大的职业艺术学校,每天上班下班经过学生宿舍旁边,能时不时听见弹钢琴练嗓子的声音。里面的学生年纪都不大,大概十七八岁这样,说起来是人生最美年龄,然而平日里看到他们无所事事的样子更多。不过时常会看到这些学生统一坐几辆大巴出去,于是把那条小巷堵得水泄不通,严重影响我上班。 我经常教育家中小儿说: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读这种学校! 结果今天见到承德《康熙大典》实景演出文投公司老总,聊起来说,那台演出除了主演,其他大多数演员都是这个职业艺术学校的学生过去参演的。确认以后我就惊了,说河北的演出,演员从我们这种热带地区调过去,为什么舍近求远。那老总说,这个学校的学生吃苦耐劳、纪律性强、服从指挥,在这种人海战术的演出中展现了优势。同时他表示非常感谢这个学校,各种盛赞。 我还真是意外了,虽然这不是第一次听到对我们这个地区的人这方面的赞扬,可是这么一个自己家旁边天天看着的小职业学校,竟然参加那么大的项目演出,还真是有些觉得自己肤浅了。 626【飞机恐惧症】 说真的虽然飞机的确是比较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我还是很怕。记得有一年跟泰国某大学博士考察团坐东航的飞机从泰国到云南,就不知道为什么下降不了,本来下降的高度都能看到高楼就在弦窗旁边了,眼看着就能落地了,却突然又拉起来,在昆明上空盘旋了很久。机长亲自发语音安慰乘客,大致意思说由于天气原因要过一会儿才能降落,但是明显听到机长说话声音都是颤抖的。当时外面闪着电打雷,机内灯光全部熄灭,全机都不敢说话,脸色都变了,很多泰国人都开始拿出佛牌念佛。好歹最后还是安全降落,乘客全体鼓掌,恨不得当场开香槟。还有一次是坐马来西亚的亚航从泰国到广州,刚起飞几分钟就很大幅度左右忽闪了一下,就是那种飞机天上打滚的感觉,翻滚角度起码有五六十度,吓得心脏都快出来了,坐我旁边的香港人本来睡得呼呼的,这一下直接跳起来大喊“怎么回事啊”。讲真我是真的被逼出了飞机恐惧症,上飞机就很不舒服,脚踏实地才安心。 不过也有过很好的体验,有一次晚上坐厦门航空的大飞机,黑漆漆的看不到外面,就上了跑道有个加速度往前,之后就一点感觉没有了。过了四十多分钟我还在问同事到底起飞了没啊,好像还在地面跑。真的很稳,所以对厦门航空印象相当好。这也有可能是大飞机的特有平稳体验。 可是像缅甸那种城际小飞机,就坐几十个人,翅膀还长在窗户上面的,真是别提了,跟骑着麻雀飞没什么两样。而且乘客托运行李里面还有带鸡鸭的,真是服了。 所以全家出游或者去北方婆家过年,我宁愿睡一夜的卧铺,已经好几年这样了。 627【戏里戏外】 今天有个00后拿了上世纪90年代的剧照截图问,服化道那么粗劣的剧,想不通你们以前怎么看得下去。 仔细一看,确实是,那头套一眼假。我等当初怎么就能看得津津有味的?是那时候剧少造成的孤陋寡闻?貌似也不是啊,我很清楚记得我小时候全家看剧也经常聚众吐槽钢丝绳都看见了、特效好假、布景好偷工减料之类,然而最后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怎么回事呢? 不过那个年代有个特点,就是人们看到演员会下意识脱口而出的是他的角色名而不是本名,往往粉的也是角色而不那么八卦演员家事。不像现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人就会说哦那是艺人谁谁谁,可以完全不在乎他当时演的是啥,或者说我就是冲着艺人去看剧的,内容是什么、甚至角色是什么都可以无所谓。 以前看剧看的是剧中人,现在看剧看的是剧外人。 这种事情无所谓谁对谁错,就是个生活习惯,代沟而已。我现在还保留以前的习惯,看剧看内容、粉角色,反倒不太在乎演员剧外纠纷。看来真是年纪大了。 628【请客】 跟所有乡村地区一样,泰国乡下都是熟人社会,小地方大家互相都认识,哪里新开一家店,一说就是那个谁谁谁开的,熟得很。 有一次我支教的小镇上新开了一家烤肉店,我们教研组主任向来是小镇百事通,就风风火火去捧场,铩羽而归。问他是不是新店不好、老板不好讲话之类,他愤愤地说:我们一帮人过去给他捧场,他居然不收钱! 我们以为听错了,说你到底想让他收你钱还是不收啊? 他说,如果跟熟人客气的话,给我们打个折就好了嘛,但是哪有不收钱的道理!以后谁还敢去他家吃啊! 于是我们弱弱地问旁边的资深中国老师,泰国人都这样吗?在国内,反而见过白吃熟人的人,而且会愤愤于熟人收了自己钱,这是反了么? 那老师说,这边乡下确实你的我的分得比较清楚,对钱财不纠缠,该怎样就怎样,小伙伴一起出去也是aa比较多,倒是像这种请熟人白吃的老板更少见。 我顿时感慨,这是进了镜花缘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