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情魂第390章 垃圾焚烧背后的猫腻
毕竟是大城市来的干部,林主任带头提出,不在操控室里观看大屏幕,而是和操作工一样,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毒面罩,每一道处理工序都要亲历其境,甚至用手抓起分拣后的生活垃圾察看,询问主要成分、水份含量,并且饶有兴趣地扒开覆盖的黄土,蹲在那儿观看蚯蚓吞噬垃圾的形态。“许主任,如果在琴岛也推行你们的模式,也能行么?”琴岛开发区环卫处的处长是位两鬓斑白的老者,他问道。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垃圾中不含有较多的农药,蚯蚓是可以消化掉一切有机物的。”许玲玲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不过,蚯蚓是温热带环节动物,对温度也很敏感,太热了不行,太冷了更不行。在地温低至零下十摄氏度的时候,它们便会失去活力,蛰伏在土层中,不再吞噬垃圾,一直到地温回升到零度以上,才能重新恢复活力。琴岛在仙照的北边,冬季气温比仙照低得多,恐怕比较难以让蚯蚓度过寒冬,更甭提处置垃圾了。” “嗯,实事求是,不掺水分。”处长对林主任点点头说道,接着又问道:“你们仙照冬季的气温也有那么低,甚至低至零下十一二摄氏度。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我们这座垃圾生物处理场才刚建起来,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规模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模式,目前还在探索之中。”许玲玲坦率地承认说:“目前我们想到的解决方案,不外乎就是从保持地温和提升地温两方面入手。” “具体怎么做?”老处长刨根问底说。 “保持地温和提升地温看似两码事,实际上是一码事。我们目前想到的办法,就是在垃圾生物处理场搭建暖棚,并采取循环加热的措施,使暖棚里的气温稳定在零摄氏度左右。其间,我们也会考虑在暖棚里尝试栽培反季节蔬菜,以降低处理成本……”许玲玲说:“当然,这一切都要通过科学实验。” “最后一个问题,建一座这样的垃圾生物处理场,大约需要多少投入?”老处长问道。 “不包括五百亩以上的用地费用,仅建设费用约三亿元。后期运营费用从垃圾生物处理的收益中补偿就行了。”许玲玲这个估算,是根据杜家村处理场的实际投入说出来的。 老处长和林主任对视一眼,心里都在琢磨:投资三亿建一座日处理上百万吨的垃圾处理场,或许不是难事。然而,那五百亩以上的土地,在寸土寸金的琴岛和开发区,上哪儿去弄? 林主任和老处长一行从处理场换装出来后,秦苏怡和涂璇璇迎上前去,关切地问道:“观后感如何?” 老处长说:“初步看来,这个处理模式投资不算很大,效果却很明显。比起那垃圾焚烧处理要强多了。我真不清楚,你们咋就把垃圾处理打到蚯蚓的身上了,这是典型的返璞归真,我们的老祖宗在农村不就是这样靠生物降解和生物分解处理垃圾吗?” “嘿嘿,这主意还是我们董事长出的。他参加过一次蚯蚓养殖致畗的现场观摩会,只不过反其道而行之。人家是把生活垃圾作为养殖蚯蚓的饵料,他却把蚯蚓当作处置生活垃圾的主力,也算是逆向思维吧。”涂璇璇解释说道。 琴岛开发区环卫处的这位老处长在垃圾收集和处理领域是位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在省建设厅和国家建设部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前一阵子,围绕开发区垃圾处理这个问题,从京都到省里,从设计院到垃圾焚烧设备进口供应商,轮班儿找他说和。供应商还盛情相邀,安排他去欧洲、美国和日本“考察” 垃圾焚烧的运行情况。正是这一番国外“考察”,让他窥见了其中的猫腻。 垃圾焚烧的前身,其实就是把生活垃圾和其它可燃物质如麦秸、稻草、树叶等脱水、压缩,当作燃料替代煤炭、燃油等,放进锅炉里燃烧。这在能源短缺时曾风行一时。后来,人们发现这方法可以直接消化处理生活垃圾,于是垃圾焚烧便成了时髦的“高科技” 处理方式。在国外资本集团的操纵下,垃圾焚烧设备成为暴利增长点。由于那些有机物在燃烧时会产生二恶英等强致癌物,需要进行二次焚烧才能消除其危害。一套垃圾焚烧设备包括锅炉和二次焚烧炉等,充其量价值不过千万元,而国际供应商要价居然高达一两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就是十几个亿了。这其中,销售推广费用居然占了三分之一!不用多猜忖,那几个亿的差额落入谁的腰包不言而喻。像老处长被国际供应商邀请“周游列国”,那花销可不是小数。幸好老处长是位耿直的老知识分子,也算是良心未泯。国外考察一圈下来,硬是没有表态,就这么拖着迄今。 他皱起眉头说道:“我个人是支持对生活垃圾进行生物处理的,可行性程度很高。但是,我们琴岛开发区的地皮太贵了,拿出几百亩地来建垃圾生物处理场简直是天方夜谈哇。” 章敏笑着说道:“我是仙照市政府的副市长。你们先别为用地发愁。我陪你们去一处地方看看如何?” 美女市长亲自陪同,林主任他们也不好推辞:“客随主便,离这儿远吗?” “不算远,关键是离你们琴岛开发区挺近的,大概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章敏说道。 章敏带他们去的地方在双城镇与九莲县的交界处,卧龙山脉的边上,那是一大片地势平缓的山坡地,约有七八百亩之多。村里的青壮年大都跑到相隔不远的琴岛打工去了,那片地等于是撂荒了,除了靠近村子的地方种些玉米、地瓜,大部分是荒草丛生,那蒿草长的齐腰高了。 “怎么样?我们打算在这里建敏直接亮出了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