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旧游无处不堪寻(1/1)

作者:曦蓬堂主

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第173章 旧游无处不堪寻

六爷听查干说金靴又丢了,大吃一惊,急忙把查干和拔都请进四合院。 这时候,四哥和张文龙已经起床了,兰蕙和春花还都没起床。 京城的元宵节还很冷,查干和拔都头发上都结了冰霜,进屋里,急忙伸出双手在火炉上烤火。 六爷的四合院设计精巧,北方取暖一般都是火炉和火炕。 六爷在装修屋子时候,在地下挖了很多纵横的通道,上面铺上青砖,用四个火炉供暖,即使寒冷的冬天,外面冰天雪地,房间里依旧穿着单衣,温暖如夏。 这可能是最早的地暖雏形。 查干上次来的时候是春天,这次寒冬,感受到六爷四合院的房间取暖设计精巧,很吃惊,他和拔都都是草原蒙古包里过冬,只有火炉。 哪里见过这样卫生干净又能取暖的构造,二人连声称赞。 查干和拔都看见张文龙,一个劲的夸赞,他们几月不见,见面了都很开心。 四哥急忙做了早饭,买了豆腐脑和油条,还有各类卤肉,买了羊肉,炖了一大锅羊汤。 春花和兰蕙也起床了,帮着忙活,六爷的四合院没有陈府那么阔气气派,可是也风雅别致。 在京城,这也算豪华宅院,满屋子的奇珍异宝和名人字画。 即使装着羊汤和豆腐脑的器皿都是官窑瓷器,价值不菲。 酒壶和田白玉乾隆痕都斯坦玉器,果盘都是明代宫廷里的琉璃盏。 沉香在汉代博山炉里袅袅燃起,瞬间满屋飘香,六爷的四合院里所用器物不逊色皇宫。 兰蕙吃完饭了,看见男人们谈事,就和春花到了院子里放烟花,打扫庭院。 兰蕙在这个院子生活了六七年,院子里还有周围街道都是她的童年记忆,她小时候玩耍的地方…… 兰蕙看着四合院里的一草一木,甚至那棵斑驳伤痕累累的老树,都倍感亲切。 古井边的几棵紫竹寒冬里依旧青翠,也从她小时候的几颗竹子,现在繁衍成一片了…… 兰蕙如今已经成为人妇,是大人了。 十年,重回京城,回到她童年故居,她有点感伤…… 旧游无处不堪寻。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春花是个直爽善良的女人,她现在嫁给四哥很幸福,她也很喜欢兰蕙。 查干和拔都吃饱喝足,也暖和了,他讲起了经过…… 原来,查干回到草原的季节,是秋高气爽的时候,他把金靴给了王爷…… 蒙古王爷大肆的举行了盛典庆祝,然后,就找大师选了吉日,他怕人多嘴杂,自己带着子孙后代,选择一个地方做为墓地…… 他让工匠把上等金丝楠木掏空。 里面又用楠木又刻了一个老者人形,穿好绸缎,穿上金靴,放置刻空的粗大楠木中央,然后用铜条把楠木捆牢,用马车拉着埋入地下,做了一个衣冠冢。 他这是元代时候蒙古王族的埋葬方式,埋好后,没有坟头,烈马踏平,等到了春天,草一长出来,一点痕迹没有…… 只有他们埋的人知道位置坐标,要看星星月亮,还有地上植物种植有所区别,这些暗记几乎完美。 茫茫草原,连个大山溪水坐标都没有,他以为埋了之后,无人能找到这个金靴位置。 这也是元朝墓葬很少被找到原因。 可是,他失算了,他在春节过年要祭祖,他被人盯梢几天了,草原辽阔,那些盗墓贼远远跟着王爷的人群。 王爷他们找到了金靴埋葬的衣冠冢,祭拜完事,回了毡房。 那几个盗墓贼拿着千里镜看王爷祭祀人员走远,毫不费力的找到了祭祀的地方,那里还摆着祭祀用品,还有烧的黄纸灰烬。 虽然这时已经冬天,天寒地冻,地冻的很厚,可是这对于几个成年男人来说,根本不算事。 不久就挖开了衣冠冢,拿走了金靴,还有一些金银陪葬祭祀之物。 几个盗墓贼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没有把墓葬回填了…… 也许是当天太冷,这些人也偷懒了,觉得冻手,挖完就走了…… 元宵节前,王爷又去祭祀,发现一个大洞,棺椁露出来,楠木棺材扔在一边,金靴没了…… 他既震惊又愤怒,连忙回去,大家商讨。 他喊来查干,查干是王爷的得力干将,查干听说金靴被盗了,也很震惊。 王爷说道:“好不容易找回来的祖先遗物,才三个月,就又被盗了,不仅颜面扫地,这一口气也难以下咽…… 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找回来!” 查干仔细思考经过,他想不通这些盗墓贼怎么会知道王爷那一天去祭祀,难不成有内鬼通风报信? 而且草原辽阔,一望无垠,根本没有可以隐蔽地方,跟踪王爷,并不容易…… 人要很远得跟着,人的视力范围很远,肯定王爷也会发现这些跟踪的人啊? 王爷听完查干分析,沉吟不语…… 这些一起去的祭祀的人,都是自己子孙后代,难不成自己子孙还会里外勾结? “这不可能……” 现在,他让查干继续去找金靴,要到哪里去找? 一点方向都没有。 盗墓贼肯定挖完了就骑快马走了,根本没有一点线索,不知道要去何处找寻…… 查干思索良久,说道:“既然他们有备而来盗墓,这些人肯定惯犯! 而且来草原很久了,不可能没有活动过的蛛丝马迹,我们自己族人不可能挖坟盗墓,也不敢。 应该是汉人,王爷下令,封地之内方圆百里,查询可疑的人,那些牧民放牧,流动性大,能发现可疑情况。” 王爷点头认可,于是,他下令方圆百里寻找线索,有举报者重奖。 果然,查干的策略生效…… 没几天,一个牧民来汇报,说两个洋人和三个汉人曾经在年前到过这片草原,还打听王爷的居住之地。 那天,这个牧民还管了这五个人的饭菜,吃的牛羊肉。 牧民说那两个洋人腰上带着短枪,手里还拿着千里镜…… 那个洋人吃完饭,还给了这个牧民一个银元。 说完,这个牧民拿出一个银元递给了王爷…… 王爷接过银元一看,不认识上面的字,不是大清朝的光绪龙洋,而是外国银元。 王爷把银元递给了查干,查干见多识广,看一眼银元,说道:“这是沙皇俄国刚发行的银币10戈比面值。 这些盗墓贼人是俄国人!”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