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第55章 施琅:清朝水师名将
一、郑氏将领 施琅与郑成功的渊源,是一段充满波折与忠诚抉择的历史。顺治三年,当郑芝龙选择归顺清朝之际,施琅作为郑芝龙的部将,虽心中或有不甘,却也随主降清。然而,这股忠诚的火焰并未因此熄灭,很快,在郑成功高举反清复明旗帜的感召下,施琅毅然决然地背叛清廷,投身到波澜壮阔的抗清斗争中,成为郑成功麾下的一名左先锋。 在郑成功的军队里,施琅的才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施展。他不仅智勇双全,精通兵法,更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深得郑成功的信赖与器重。郑成功视他为左膀右臂,无论是军事策略的制定,还是机密大事的决策,都少不了施琅的参与和意见。两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超越上下级的深厚情谊,共同为反清复明的大业而奋斗。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局的变化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施琅与郑成功之间逐渐产生了裂痕。最终,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导致施琅的父亲和弟弟惨遭杀害,这一悲剧彻底改变了施琅的命运。在悲痛与愤怒中,他再次做出了选择——投靠清廷,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对郑军的了解,成为清军进攻郑军的重要力量。 二、降反之间 1646年(顺治三年),随着郑芝龙投降清朝,其麾下的多位将领也随之归顺清廷,其中包括武毅伯施福、海澄伯郑芝豹以及包括施琅在内的十员总兵,共计兵将十一万三千名。施福带领施琅、梁立等人及五千兵马随李成栋进入广东地区作战。他们在镇压当地的抗清力量方面表现出色,甚至被誉为“岳家军”。 然而,李成栋对于这些来自南方的兵将持有偏见,他在奏疏中贬低了施琅等人,称他们“脆弱不堪,无资战守”,甚至有意图地想要削弱和解散他们。这种待遇让施福、施琅等人感到压抑和不公。 到了1648年(顺治五年),施琅随同其他闽系将领响应李成栋的号召反清复明。但在返回福建的途中,遭遇了李成栋部将郝尚久的暗算。施琅得知这一阴谋后,迅速带领部下撤离至饶平,坚守了一个月后突围而出,边战边退。在这个过程中,施琅的两位弟弟施肇琏和施肇序不幸阵亡。施琅最终带着残部逃到了粤闽交界的黄冈镇,并在那里加入了郑成功的部队。 成为郑成功部下的施琅,以其年轻却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出色的指挥能力,很快成为了一名得力的将领。然而,在1651年(顺治八年),施琅与郑成功在战略上的分歧开始显现。施琅反对郑成功采取“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的策略,他认为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利于长期战争,还会损害军队的声誉和士气。 郑成功对施琅的反对意见非常不满,剥夺了他的兵权,并命令他返回厦门。此时,清军将领马得功正率军偷袭厦门。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厦门的守军主将郑芝莞惊慌失措,选择弃城而逃。在这危急时刻,施琅挺身而出,仅率领身边的六十余人迎战清军。施琅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技巧,不仅杀死了清军主将马得功的弟弟,还几乎活捉了马得功本人,迫使清军仓皇撤退。 三、再度投清 1651年(顺治八年),施琅在清军攻打厦门时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尽管当时郑成功回到了厦门并对他进行了奖励,但并没有恢复他的兵权。施琅曾试图提醒郑成功关于后方兵力薄弱的问题,但郑成功并未采纳他的建议,反而解除了他的兵权。施琅对此深感不满,他认为自己提出的建议已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正确的,而在厦门的战斗中他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忠诚。 在郑成功返回厦门后,施琅没有能够官复原职,这让他十分失望。为了试探郑成功的态度,施琅甚至表示想要出家当和尚,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然而,郑成功并未改变主意,反而让施琅另行招募士兵组建新的前锋镇。施琅见状,一气之下剃光了头发,拒绝再参与郑成功的军事活动。 1652年(顺治九年),曾德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施琅与郑成功之间的矛盾。曾德曾在郑成功军中服役,受到施琅的指挥。在施琅被解除兵权后,曾德寻求更好的出路,转而投靠了郑成功,成为了他的亲随。施琅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认为这是背叛行为,于是派人将曾德捉拿并处决。郑成功闻讯后下令不要杀害曾德,但施琅并没有听从命令,坚持将曾德处死。 郑成功认为施琅此举是公然反抗,于是密令援剿右镇黄山以商量出军机宜为名逮捕施琅之弟施显,并派遣右先锋黄廷带领士兵包围施琅的住所,将施琅及其父亲施大宣一同拘捕。不过,施琅在一些亲信和当地居民的帮助下成功逃脱,进入了清朝控制的区域。 郑成功得知施琅逃往清朝后非常愤怒,并在同年七月将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和弟弟施显处死。施琅得知这个消息后,对郑成功的仇恨达到了顶点,决定彻底投靠清朝,并决心与郑氏家族对抗到底。 四、任职清廷 1656年(顺治十三年),施琅在清廷中得到了的水师变得船坚兵练,一切准备就绪。 施琅深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筹备过程中,他不仅关注战船的修理和改进,还特别注重士兵的训练。他亲自指导士兵们进行战术演练,提高他们的战斗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他还精心挑选工匠和技术人员,确保武器和舰船的质量,力求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最大的效能。 在这一时期,施琅还积极搜集情报,了解郑氏集团的动态和防御部署。他利用自己在台湾的人脉网络,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为即将到来的战役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六、领军攻台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清军水师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出发,开始了收复台湾的征程。在策划进攻路线时,施琅充分考虑了当时的风向、潮汐以及敌方的防御情况。他决定乘着六月的西南季风,率领船队穿越台湾海峡,首先攻占位于澎湖主岛以南、郑军防守较为薄弱的八罩岛。这样做不仅可以获得一个安全的锚泊地和进攻出发地,还可以占据上风上流的优势位置,以便更好地向澎湖发起攻击。 六月十六日,施琅指挥的清军舰队首次向澎湖郑军发动进攻,但初战并未取得预期成果。面对这一情况,施琅迅速调整策略,对下一步的作战行动进行了周密的筹划和部署。他将清军分为四个部分: 主攻部队:由施琅亲自率领,拥有56艘大型战船,负责正面进攻郑军的主要阵地娘妈宫。 东线攻击部队:由总兵陈蟒等人率领,共有50艘战船,从澎湖港口东侧突入鸡笼屿,作为奇兵配合主攻部队夹击娘妈宫。 西线攻击部队:由总兵董义等人统领,同样拥有50艘战船,从港口西侧进入牛心湾,进行佯动登陆,以牵制郑军的西翼。 预备队:其余80艘战船作为预备队,跟随主攻部队随时待命。 六月十八日,施琅派出战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盘二岛,扫清了外围障碍。经过充分的休整和准备,六月二十二日早上七时,清军向澎湖郑军发起了总攻。经过九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清军取得了全面胜利,共击毙和伤及郑军官兵约12万人,俘虏了5000余人,摧毁和缴获郑军战船190余艘。郑军主将刘国轩则乘坐小船从北面的吼门逃往台湾。 此次战役中,清军阵亡329人,受伤1800余人。这场胜利不仅标志着施琅多年以来的愿望得以实现,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随着澎湖海战的胜利,台湾的防御力量大大削弱,郑克塽被迫发令,率领其臣下向清朝投降。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七、招抚郑氏 在澎湖海战取得胜利后,施琅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加紧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对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进行招抚。在施琅大军的威压之下,郑克塽意识到抵抗已无意义,他对刘国轩说道:“人心风鹤,守则有变;士卒疮痍,战则难料。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在刘国轩的劝说下,郑克塽最终决定向清朝投降。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领的清军舰队抵达台湾。刘国轩和其他文武官员前往迎接施琅。施琅抵达台湾后,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人文关怀。他主动前往郑成功庙宇进行祭拜,对郑成功及其子孙为台湾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施琅在祭文中提到,郑氏父子收复台湾是对国家和人民尽忠的表现,他本人对郑成功并无怨恨之情。祭拜过程中,施琅情绪激动,热泪盈眶,这一举动深深打动了郑氏官兵和台湾民众的心。 施琅的这些举动显示了他宽广的胸襟和对大局的把握,与古代的伍子胥形成了鲜明对比。伍子胥曾因个人恩怨而复仇,而施琅则能够超越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赢得了台湾民众的尊敬和称赞。 与此同时,关于台湾的地位和未来管理方式,在清廷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有些官员认为台湾地理位置偏远,维护成本高昂,不如放弃。但施琅坚持认为台湾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不容忽视。他上书力主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派遣军队驻守,以确保台湾的安全和稳定。 在这一过程中,施琅得到了清朝东阁大学士黄锡衮的支持。黄锡衮不仅是兵部的分管大臣,而且还是施琅的亲戚。施琅的观点和建议最终打动了康熙帝和其他朝中大臣。经过讨论,清廷决定在台湾设置府县,派遣军队驻守,从而确保台湾成为清朝版图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八、晚年 在收复台湾之后,施琅担任台湾的管理者,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台湾的局势。然而,这些措施中的一些在后世看来颇具争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规定赴台湾的人不许携带家眷,这一政策旨在防止人口大规模迁移至台湾,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后果。施琅认为惠州、潮州地区的人口容易与海外势力勾结,因此他禁止这些地区与台湾的往来,特别是禁止广东客家籍人渡台,理由是这些地区出的“海盗”较多,且当地人可能与郑氏集团有联系。此外,对于其他地区人民渡台,施琅也实行严格的限制,规定渡台人员不得携带家眷,这意味着不允许百姓在台湾长期定居。这一政策导致台湾妇女短缺,影响了台湾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 除了这些严格的移民政策外,施琅还在台湾实行了土地政策。他大量占有台湾的土地,这些土地被称为“施侯租田园”,几乎占据了南台湾已开垦土地的一半。这些土地产生的租金被称为“施侯大租”,由清朝在台衙门代为收取,并将收入上交至北京转交给施琅及其后代。不仅如此,施琅还对澎湖的渔民征收额外的费用,称为“规礼”,这些费用直接进入他的私人财库。 施琅的这些行为在当时虽然可能被认为是合理的管理手段,但在后世看来,它们无疑给台湾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禁止携带家眷的规定,不仅阻碍了台湾的人口增长,也对当地社会结构造成了长期的影响。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清朝给予他很高的荣誉,赐予他“襄庄”的谥号,并追赠他为太子少傅。施琅去世后,与他的妻子王氏、黄氏合葬在一起。 结语 施琅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早期的反清到最终成为清朝的重要将领,再到台湾的成功收复,他的经历反映了明末清初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个人命运的波折。施琅的故事不仅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追求统一和和平发展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