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满座无白丁(1/1)

作者:爱因斯强

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第152章 满座无白丁

华夏理工的几门初等课程一出,再一次引来了无数读书人的注视。 但当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这几本初等课程的书籍时,却一个个傻眼了。 除了那本初等生物他们能看的懂字面意思,可是里面却说,人类和猿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这不是纯粹胡扯吗? 他们人类怎么会和猿猴有关系呢? 还有什么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 每个字的意思他们都能看的懂,可是连起来一块是什么意思他们就不懂了。 这初等生物还算是好的,还能根据字面意思猜测一番。 但其他三本书籍,他们饶是坐那看一天一夜,也看不出来什么东西。 无数人心中都充满着疑问,自从纸张出现之后。 他们学习先人学问变得越发简单了。 以往的学问,即使学起来困难,但也不至于学不了。 但如今,这些华夏理工的学问就这么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却无能为力。 墨家巨子刘颖,看着眼前的初等化学一书。 水的本质是由h和o组成,化学表示为h2o。 常见获得水的方式:2h2+o2\\u003d2h20。 刘颖觉得自己的眼睛都看花了,也不知道这竖着写的工字是何意思,那个跟蛋一样的符合又是何意思。 不过经过他的研究,他已经看出来了,这初等化学和那初等物理,均和初等数学有着很大的关联。 要想学习这两门课程,初等数学是必须要先学的。 可是那初等数学一书,各种奇奇怪怪的符号真不是人看的懂的。 他刘颖自认自己从小极为聪慧,要不然也不能胜任这墨家巨子。 但华夏理工的这些学问,真他娘的邪门。 为何他们墨家先辈就没人能研究出一套专有的学习体系,让他们墨家学问也只有他们墨家人才能真的学的明白呢? 更让刘颖重视的是,这些他看不懂的学问,还只是初等学问。 不用想后边就有什么中等、高等学问。 这华夏理工,深不可测啊! 还好,他们墨家现在不想着一统天下学问。 想必如今最头疼的应该是儒家那一帮子吧? 想到此,刘颖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你儒家想要一统天下学问,成为正统国学,可是得先过了华夏理工这一关啊! 原先能与儒争锋的只有墨和法,但如今法有趋附儒的意思,而墨家远不如春秋时兴盛。 但好在,华夏理工及时出世,董仲舒那老贼有的头疼了。 而自从儒家把主要视线投向了华夏理工,他们这些世家也有了趁机发展的机会。 如今陛下更是让他们齐聚在元朔学堂,这是他们再次兴盛的一个大好机会。 翌日一早,刘大海就夹着一本初等数学准备去元朔学堂授课了。 数学是通往真理的基础,所以刘大海需要在这些子弟们学完初等数学之后,才会教授他们物理和化学。 原本这元朔学堂刘大海一周只用来授课一次。 但如今,他不得不给自己每天都排了两节课,上午一节讲授初等数学,一个时辰。 下午则讲授初等生物,半个时辰。 还好刘彻还算有些良心,没让自己九九六。 虽然享受时间减少了一些,但刘大海还能接受。 等刘大海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教室里的情形十分古怪。 原本一百来人的教室,如今人满为患。 但却异常的安静。 只看一眼,刘大海就知道,能够在这教室里面坐着的,都不可小觑。 尤其是坐在最前方的不少人,一个个看向自己的眼神中有些愤怒。 刘大海还看见了不少熟人,比如曹襄、东方朔、司马谈、司马迁、董仲舒、吕步舒、白老及几位大农、刘颖等等。 曹襄是他舅舅命令他必须来学习的,这让曹襄很是不满。 白老那些大农身边还有几位年轻的农家子弟,白老等人自然是来给自己撑场子的。 那些年轻的农家子弟估计是他们农家选出的一些来学习华夏理工学问的苗子。 曹襄也在最前面坐着,见大海来了,忍不住低声道:“大海,你怎么来这么晚?我们都等你快一刻钟了!” 刘大海尴尬而不失礼貌一笑,然后看向随同自己一起的张锦道:“你怎么不提醒为师一声?害的为师还以为早到了半个时辰!” 张锦嘟着嘴巴喃喃说了几句,台下无一人听清,刘大海却瞪了他一眼。 而后刘大海才把夹着的初等数学掏出随意的丢在了讲桌上,然后道:“那好诸位,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虽然下面一群人都对刘大海漠不重视的表现感到不满,但前面的大佬们不开口,他们也不敢出言责备。 元朔学堂授课工具是粉笔和黑板,粉笔制作十分简单,也十分实用。 这也是只有在元朔学堂才能看到的便利教学工具。 刘大海取过一支粉笔,然后快速的在黑板上写下了0-9十个数字。 然后提问道:“在座的各位可有谁弄明白了这十个符号的意思?” “若是有人弄明白了,可以举手回答,若是让我满意,可以每天免费问我一个问题。” 刘大海话音刚落,就有好几人举起了手。 这让刘大海觉得还是不错的,无关时代,有些人生来就擅长某一方面。 刘大海直接忽略了趾高气昂的曹襄,然后对司马谈父子笑着点了点头。 最后才看向坐在中间区域的两位举手者。 然后极为客气的问道:“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桑弘羊起身示意道:“郎中桑弘羊。” “在下是新晋博士落下闳。” 刘大海眼神一亮,原来是这二位啊。 若是这二位刘大海自然不觉得奇怪了,本就是擅长算术之道者,看出个所以然来也很正常。 刘大海走到二人身旁,分别听二人之回答。 然后再次走道讲堂之上道:“看来桑兄和落兄在这数学一道上都很有天赋。” “没错,这些符号是一种新颖又方便的计数符号,他们分别读作0-9,对应着汉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