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淞沪战局(二159(1/2)

作者:骠骑

抗日之血色烽火第一百五十九章 淞沪战局(二159

蒋介石同样在注视着淞沪战场敌我方面的一举一动,川军、滇军、桂系、东北军各部全部投入淞沪战场,但是这种添油的方式逐次使用兵力是犯了兵家大忌,淞沪战场的狭窄和战场容量让**方面只能一次次的将一个又一个师的部队逐次投入作战,这样就给予了日军能够集中足够密集的立体火力给予**部队以杀伤,同时导致**部队在日军的6海空联合火力之下损失巨大。</p>

林定远所指挥的新编第一师虽然作为**之精锐,但是此时此刻却成为了不择不扣的旁观者,对于林定远来说此刻的心情极为复杂,淞沪方面**部队在战略和战术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境界,即便自己的新编第一师投入作战,恐怕也难以力挽狂澜,反而更加容易受到日军地空以及海面火力的联合打击。</p>

林定远在焦急等待的同时,开始大规格的储备弹药,方椒伯利用其与德国方面的关系,大批的进口了一百五十毫米与一百零五毫米、七十五毫米口径各种类型炮弹百万余,以弥补保康基地生产量不足的现状,部队已经进入战时扩编状态,二个补充团已经扩编为二个补充旅,战斗骨干与军官全面完成调整,新编第一师是林定远心血所在,林定远是绝对不会干这种一仗就拼个精光的傻事的,中日之战必定是一场旷日持久之大战,林定远只能尽量的做好准备。</p>

在围绕着保康依托神农架,林定远构建其了一道坚固无比的永备防线,其规模虽然没有南京的吴福防线大,但是坚固程度却是连德国人都惊叹不已的,在枫林山到蛙鸣山沿线的二十公里正面,如同一个半月形的锁头堵住了保康的唯一通路,日军如果进攻襄阳试图进攻保康基地,那么就必须突破林定远纵深七公里的筑垒区。</p>

全部的工事都是依托山势采用定向爆破与挖掘技术,加上钢筋混凝土作为支撑,独立的通风系统加装了大型活性炭过滤系统,机械与电动旋转全封闭炮位和多如牛毛的各类型火力点,一百五十辆坦克与一个守备旅又一个团的兵力进行防御,一旦战事爆,第六十九师将全部进驻防线,之前已经进行了多次联合协同演练,就连南京政府方面都不清楚林定远在保康到底修建了什么?</p>

蒋介石也只视察了“干城”防线的其中一个小部分,并且亲笔题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将保康基地的设备迁往大后方似乎远远要比通过防线据守要容易得多?对于林定远的坚持,蒋介石也并没多说什么,在很多人眼中,保康基地似乎只是一个研究机构,其能够生产七十五毫米火炮与一百五十毫米、一百零五毫米、七十五毫米炮弹与七十五毫米山野炮、g34t通用机枪与p36冲锋枪甚至游骑兵中型坦克这些,对外都是保密的。</p>

新编第一师还有一个独立的火箭炮大队,飞机组装厂这些都是在德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建设起来的,可以说中国方面的军工和技术也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保康基地保康隐蔽的高炉与电厂这些设施基本全部立足于就地取材的原料加工,林定远最为关注的钨矿的精炼与锰合金钢的锻造、合金装甲的配比都是极为至关重要的,因为德国援华的大批技术人员中很多都是犹太人,这部分人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开开展的,林定远也通过方椒伯在德国的关系,尽可能多的将这些技术人员的家属运往中国国内。</p>

与此同时,日本方面国内的不扩大派与扩大派之争也终于落下了帷幕,日本人自视为精英的参谋们制订出了一套还算是中规中矩能够让人理解的作战总体战略计划,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日军参谋们还没有疯狂到昏,拿着19o5年的步枪,推着木头轮子的三八式火炮去和英美死磕。</p>

作为参谋本部参谋次长石原莞尔此刻也是忧心忡忡,因为现在的整个日本就如同燃烧起来一般,有些将领甚至极为不负责的声称要三个月灭亡中国,三个月旅行中国都不可能,更何谈灭亡占领中国?</p>

唯一让他放心的是,现阶段日本军部执行的是参谋本部参谋次长石原莞尔制定的《国防国策大纲》,石原莞尔明确的提出假想敌顺序是美、苏,先对苏联已经放弃了进攻战略,取而代置以完成了军备的充实和持久战的准备后,先开始积极工作以尽快迫使苏联放弃进攻远东的图谋的意图,在以武力为后盾的情况下与苏联谈判,不与其交恶。</p>

对美国则是努力与美国保持亲善关系,因为石原莞尔意识到了日本和满蒙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可是缺少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和橡胶,东南亚的石油与橡胶资源全部掌握在美国人和英国人手中,只要不过分的刺激威胁到英美的利益,石原莞尔分析认为英美会默认满洲国的存在,因为有一个日本全面彻底控制的满洲,正好为英美消除了**南下的忧虑,形成一个有默契的双赢局面,美国的贷款更是日本动对华全面战争的巨大支柱。</p>

日本6军参谋本部已经做出了决定,立即向上海派遣了二个6军师团,并召回退役的攻坚战专家松井石根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但是松井石根觉得派出的部队还是少了,辞行的时候向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和6军大臣杉山元表示,给他五个师团,他一定能打到南京去。</p>

实际上,无论是石原莞尔还是松井石根、米内光政、杉山元都非常清楚的意识到了,因为双十二事变和平结束,国共停止内战,全面开始酝酿二次合作,如中国恢复团结统一,日本将得不到其预期的在华政治和经济利益,而且随着南京政府方面的“新经济政策”的初见成效,中国国力开始充实,日本军部认为,必须在中国羽翼丰满之前予以挫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