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餐馆通古代第121章 中兴之臣
“好了,都别吵了! 世民兄,你也稍微理解一下我四哥的情绪,换做是长孙嫂子差点被人打了,你可能比他还要暴躁。” 任小天先是大喊一声制止了争吵的二人,随后又向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脸抽抽了一下,放眼天下又有哪个人敢打他的王妃? “好,本王可以让你参与进来,但是你得向本王保证不能杀了李隆基,他的性命只能由我李家的人自己处理。” 李世民思考了片刻对朱棣说道。 朱棣对李世民的提议自无不可,反正他也主要是想讨个说法,刚才也是话赶话的跟李元吉杠上了而已。 “这次的事寡人就不参与了,明年开春寡人准备北征匈奴,此时还需养精蓄锐。” 秦始皇听完摆摆手表示自己没有兴趣。 朱元璋随即附和道:“嬴兄不去的话咱也不去了,这些事就让他们小辈自己处理吧。 老四,你要手头上兵力不富裕的话咱倒是可以支援你一二。” 任小天不禁翻了个白眼心想到:人家二凤可是比你早个几百年呢,您从哪儿赁的是人家的长辈了。 李世民巴不得他们都不去才好,毕竟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白白让别人看他李家的笑话。 这时朱棣拒绝道:“不必了父皇,您老的兵力还是留着打北元吧。正好俺的三大营上次没打过瘾,这次就让李隆基这个老货见识见识咱们大明火器的厉害!” 秦始皇插话叮嘱道:“小天先生,虽然这次寡人是不去了,但是你还是要想个靠谱的战术才是。 长安城不比汴梁,城高墙深可是易守难攻啊。 上次咱们贸然攻城,差点就让赵匡胤的人马把咱们团灭了,要不是章邯拼死拦住了援军,咱们这会早就在地府喝茶了。” 任小天尴尬的挠了挠头,他毕竟只是个温室里长大的现代人,从来没有接触过军事。 人家赵括好歹还会纸上谈兵,他可是连一本正儿八经的兵书都没看过。 上次也是头脑一热就去打了大宋,根本没想着什么战术战略的事情,差点就害的朱棣和秦始皇一块折在了汴梁。 朱棣点头道:“嬴叔说的是啊,天弟你这次可得靠谱一点,最好是能把咱们直接送到皇宫门前,也省的咱们费力的攻城了。” “没问题,这次的通道可以直接开到皇宫门口。下面咱们商量一下战术吧。” 任小天赶忙在脑海中向系统提问,得到系统肯定的答复后的他对众人说道。 “不必,只要小天兄能确保把我们送到皇宫门前的话,剩下的就交给本王了。” 李世民自信的笑着对任小天说道。 朱元璋也笑道:“取李隆基的性命没什么难度,难就难在如何平定安史之乱和削减节度使权力上。” 李建成点点头,这些个问题确实是颇为棘手。 朱元璋又问道:“不知三位准备带谁去天宝年间?” 李建成把自己的打算说给了几人。 朱元璋听罢先是点点头,随后又缓缓摇了摇头。看的李建成是一脸莫名其妙。 “这些人确有大才,但是相较于偌大的大唐来说他们几人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不如唐太宗把你的凌烟阁功臣再送给李建成几个?” 朱元璋说完还坏笑着冲李世民眨了眨眼。 虽然李世民不知道朱元璋所说的凌烟阁功臣都有谁,但肯定都是跟随他多年的从龙之臣,像这般功臣送出去一个都得心疼的要命,更别说朱元璋一下让他送出去好几个了。 朱元璋大笑了几声道:“哈哈哈哈,咱跟你开玩笑呢。其实天宝年间也有很多名臣良将,只要将这些人收为己用,他们未见的就比你手下的秦琼尉迟恭差。” “哦?还请劳烦这位大明皇帝为本宫介绍一下这些人才。” 李建成听到这儿顿时来了兴趣,毕竟未来他要在天宝年间做皇帝,这些名臣良将可是不能错过的。 “首先就是高仙芝,此人是高句丽贵族,自幼跟随其父在安西任职,天宝十四年被升任为密云郡公,如果不是李隆基瞎指挥的话,他一个人就能将安史二人挡在潼关外。 其次就是哥舒翰,此人年轻时屡破吐蕃战功赫赫,接替高仙芝镇守潼关后也是贯彻了高仙芝死守潼关的战术,可惜他也是被李隆基催促出战,最后导致全军覆没的悲剧。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此人虽与首恶安禄山是堂兄弟,但是却死忠大唐,屡次向李隆基进谏要警惕安禄山,但是都没有被李隆基放在心上。 后哥舒翰掌握兵权后,因其二人素有嫌隙,故而哥舒翰向李隆基进谗言将安思顺杀死。” 李建成听的一脸疑惑,怎么放在最后讲的这个安思顺如此平庸,这么容易就被哥舒翰杀了的人还值得被拿出来单独说一说吗? “不要着急,咱还没有说完呢。 安思顺虽然没有亲临战场和安禄山交战过,但是他麾下出来的两员大将可是史书中赫赫有名的。” 朱元璋也是看出了李建成的疑惑,于是笑着对他解释道。 秦始皇这时候插话道:“朱老弟说的是大唐的中兴之臣郭子仪和李光弼吧?这二人的确是了不得。 如果不是他们二人用兵如神的话,安史之乱恐怕还不知要持续多久,能被封为异姓王这一点足以说明二人的功绩。 依寡人看来,整个大唐除了军神李靖之外,他们二人不输其他任何一员武将。” 李建成可是知道李靖打仗有多厉害的,如今一下冒出来两个仅次于他的武将,又怎么不让他激动?他恨不得现在就冲到天宝年间将二人收归麾下。 李世民摇了摇头轻声道:“没想到东汉末年李傕郭汜二人为祸长安,数百年后又来了个李光弼郭子仪拯救长安万民于水火中,真是天道轮回啊。” 任小天这时候也说道:“我再补充一个人,虽然名声没有郭李那么响亮,但是他的功绩也是载入史册的,此人就是真源县令张巡。” 听到任小天提到张巡,秦始皇、朱元璋这些知道内情的人都是长叹一声。 张巡恐怕是安史之乱中最为悲壮的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