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继后,皇后突然对朕薄情寡义第187章 宫外来信
次日清晨,时间刚过寅时,凤仪宫门口,就有小太监一路小跑着来报信。 “哥哥,请您进去找端午公公来,有重要的事情来报。” 守门的太监,不敢耽搁,直接跑到了凤仪宫的后罩房,找到了端午。 “端午公公,外面有个小太监,说是有急事要找您。”小太监叫醒了大总管,小心的说道。 端午揉了揉眼睛,“什么事儿?这时辰公鸡还没叫呢。” 端午一边穿衣服,一边不耐烦的说道。 “奴才不知道,看着像是内务府的人。”小太监回想道。 内务府的人?端午一拍脑门,就急急的向宫门走去。 端午一见,果然是昨天过来替吴婕妤传话的那个小太监,他这心里头一个咯噔,有种不好的预感。 “端午公公,这吴婕妤自缢了。”小太监轻声说道,端午连带着守门的小太监,都是吓得没倒过气来。 这后宫的妃嫔自戕,可是大罪,有可能要牵连家人的,这吴婕妤到底是图什么啊? 满后宫的女人,都在安稳过日子,最起码明面上是这样,可这吴婕妤,头几年不声不响的,如今却突然来了上进心了。 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沉默几息之后,端午恢复了冷静,“行了,你先回去,等会儿我就禀明皇上和皇后娘娘。” 传话的太监应了是,就走了。 端午定了定心神,心道:这吴婕妤自己想不开,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看不清形势,早晚会被淘汰。 端午走到正殿的门口,走进外室,夏竹和福安在守夜,两个人也在小憩,坐在那里,撑着头,一晃一晃的。 他先是走到夏竹身边,“夏竹,醒醒,乘凉阁出事儿了。” 夏竹醒了之后,端午还没开口叫福安呢,福安已经戒备的醒过来了。 “端午公公,怎么回事?你怎么这个时候进来了?”福安沉声问道。 端午看了看内室,轻声道:“福总管,乘凉阁的吴婕妤自缢了。” 短短的一句话,却像是在福安的脑中点了一串鞭炮。 他想了想,又看了看内室,挥了挥拂尘,“等皇上和皇后娘娘醒了再说吧,这才寅时呢。” 端午看福安发了话,自然是不再说什么,反正他通知到了,而且自家皇后娘娘最讨厌睡觉被打扰了。 福安看似沉稳,但是也不像平日里一样从容,毕竟是出了人命的事儿,不是一言盖之的。 刚到卯时,他就叫着夏竹,一起叫皇上和皇后娘娘起身。 “咚咚咚——” 沈清歌被敲门声吵醒,抬头朝外看了看,谢君恒也是皱着眉头,看着门口的方向。 “陛下,皇后娘娘,后宫里头出了点事儿,需要您二位起来看看。”福安的声音响起来了。 沈清歌叹了口气,坐起身来,朝着外面喊了句,“夏竹进来吧。” 门被打开,端午和夏竹垂着头进来,各自伺候各自的主子。 福安很快伺候着皇上穿戴好,谢君恒看了眼小皇后,“别急,朕先出去。” 沈清歌点了点头,冬梅也过来了,两个人就很快了。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沈清歌也打点妥当,一袭天蓝色的衣服,头上戴着素色簪子。 谢君恒看到小皇后这个装扮,就知道刚刚夏竹已经告诉她,吴婕妤自缢了。 “陛下,我已经叫人去通知各宫,今天早上的请安,先免了,要去乘凉阁看看吗?”沈清歌面色平静的问道。 谢君恒淡淡的开口,“不必,乘凉阁不是还不宜有人员进出吗?简单的敛了葬了吧。” 沈清歌闻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这就是命如草芥的时代。 福安闻言点了点头,问了一句,“陛下,这吴婕妤以什么位份葬到何处?” 谢君恒没有思索,直接说道:“她生前违反宫规,辱骂皇后,有失体统,我本欲降她为御女,打入冷宫,今天就以宝林的位份,葬在妃陵吧。” 沈清歌在一旁听着,近距离观察了一下帝王的冷静。 “福安,朕不想再听到有谁诋毁皇后的话。”谢君恒冷声说道。 “是。”福安应了是,就出去吩咐人办事去了。 终于,处理完了吴婕妤的事儿,就算真的结束了。 可是,吴婕妤近半年来的疯狂,却是让许多人不了解原因的,毕竟曾经争的人不争了,可以说是看开了。 那么一直表现得不争的人,突然挤破了头也要争宠的原因是什么呢? 总不能是发现了皇上是自己的真爱吧? 这个原因,估计现在的后宫里面,知道的只有齐妃一个人了。 钟粹宫 齐妃正在拿着调羹,一下没一下的挑着里面的燕窝,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娘娘,今天的这碗燕窝,是奴婢不小心弄碎的,请您恕罪。”琼枝一边给齐妃捏着肩膀,一边说道。 齐妃哼笑了一声,“琼枝,你不必说这些好听的话来哄我,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内务府也是捧高踩低的,以前送来的都是血燕呢。” 琼枝听了齐妃的话,没有再言语。 “听说,乘凉阁的那个自缢了?”齐妃玩味地扯出一抹笑说道。 “是,听说是昨天夜里地事儿,今早皇后娘娘传话免了请安,估计也是因为这事儿。”琼枝说道。 齐妃冷笑一声,“我这还一直因为她觉得不安,想着怎么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她处理,没想到她到死,还为我做了一件事儿,再次让我的手保持干净。” 琼枝看了看四周,小声道:“娘娘,皇上已经令人将吴御女葬了,这事儿就结束了,您也不要再想了,都过去了,您要为了大皇子,向前看。” 齐妃默了几息,才说了句,“我知道。” 说完,齐妃一勺勺的喝掉了碗里的碎燕,之后又到铜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之后又是良久的沉默。 因为吴婕妤的逝世,后宫里好生安静了十多天,终于过了正月初十,又开始忙碌着上元节的事情,这才热闹起来。 十三这天,宫外面,又递来了帖子,可这次不是沈家递来的,而是沈清歌的姨母递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