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择手段第172章 魏文长自告奋勇171
刘备与他对视半晌,无奈只得点了点头道:</p>
“公瑾洞察人心,真知我者也!”</p>
周瑜闻言也是抱拳道:</p>
“皇叔过奖了,怎么说您是答应了?”</p>
刘备闻言也是再次肯定道:</p>
“能破曹军,我愿倾力而为!”</p>
“不过......”</p>
周瑜一听也是打断道:</p>
“皇叔放心,这些兵马只是暂时归我军差遣。”</p>
“等战事完毕定让他们回归皇叔麾下。”</p>
“另外,贵军粮草皆由我方支应。”</p>
“在下如此安排,皇叔总该舍得吧?”</p>
刘备闻言再难推辞,只是叹息了一声。</p>
却仍旧有些肉疼道:“还望都督说到做到。”</p>
“莫负今日君子之约!”</p>
周瑜一听也是仰天大笑,一摆衣袖站了起来。</p>
“皇叔未免太过小心了。”</p>
“若是日后在下指挥不当。”</p>
“使全军大败,连同这三万江夏士卒死伤殆尽。”</p>
“到那时,我周瑜定与全军共存亡!”</p>
说罢,周瑜也是一副大义凛然。</p>
直到这时,刘备才意识到。</p>
这个看似文雅的江东才俊。</p>
骨子里是一个视死如归的将帅。</p>
非是那种背信弃义之人。</p>
若此战得胜,日后必是一位强敌......</p>
“军中设宴,请刘豫州享用。”</p>
刘备根本没心思吃他这顿饭:</p>
“军务紧急不便讨扰,我这便回去调兵。”</p>
“请周都督代我向吴侯问好,就此别过。”</p>
说罢,他已经迫不及待起身。</p>
生怕再待下去,周瑜又要得寸进尺。</p>
“既然如此……末将恭送刘豫州。”</p>
周瑜也没打算真挽留,兵都要到手了。</p>
多少大事等着他处理,哪有工夫瞎客套?</p>
刘备闻言却是抢先施礼告辞。</p>
“都督军务繁忙,不劳您相送。”</p>
“一水之隔后会有期。”</p>
周瑜满脸堆笑赶紧还礼。</p>
“如此,在下便只得怠慢了......”</p>
眼瞅着刘备渐渐下山远去。</p>
周瑜这才转身,默默将展开地图放在案上。</p>
直勾勾看着那个朱笔圈好的地方,</p>
此时不禁陷入沉思。</p>
这迎难而上的魄力他是有的。</p>
破釜沉舟的决心,他更是不缺。</p>
至于进攻地点,他心中也已经有了决定。</p>
但面对曹军水陆相加的十万兵力。</p>
纵有六万人在手,也是以寡敌众。</p>
所以这仗究竟怎么打?还得慎重!</p>
毕竟,他可没有孤注一掷的本钱。</p>
要知道,现在他们江东如今也是深受山越反叛所扰。</p>
说到底也是输不起。</p>
若非曹操本人如今不在荆州坐镇。</p>
主公孙权怎敢支持他出兵?</p>
在外人看来他周瑜举重若轻,谈笑间视曹军如草芥。</p>
可其中之艰难又有谁知?</p>
而就在周瑜望江沉思之际。</p>
刘备已经登船远去,脚下扁舟飘飘摇摇向南而归。</p>
如今秋风渐起,逆风而回。</p>
自陆口回巴陵又不是顺流。</p>
手下水手此时顶这大风奋力划船。</p>
与来时相比是事半功倍。</p>
刘备此时也是触景生情,心中颇有些郁闷。</p>
周瑜有意出击,率江东军与曹家隔江相斗。</p>
这倒是正中他刘备的下怀。</p>
但如今双方唇齿一碰。</p>
他要便交付出去三万士卒。</p>
刘备心中又岂能不心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