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开卖(1/1)

作者:灰鼠松鼠

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第249章 开卖

十天时间眨眼而过,这天数十辆马车从天临城出发,前往境州各县。 这些马车上都装满了境州的第一份报纸,沿途都有上百士兵一路保护。 而就在今天,整个天临城传来一个炸裂性的消息,大燕第一份报纸将在今日午时正式面世。 虽然大家不知道报纸是什么东西,但是既然是官府弄出来的,那肯定是非比寻常。 因为官府的老大乃是北境王。 而大家都知道北境王做的事那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些胡里胡哨无用的东西北境王根本不屑为之。 所以,即便是大家不知道这所谓的报纸是何物。 但是并不妨碍大家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前一期的玻璃器具让很多人大赚了一笔,这么多天过去了,玻璃店也没有进行第二期的售卖。 这让很多商人非常的失望。 如今听到又有新东西的出现,还以为能够像玻璃器具一样让他们再赚上一笔。 所以,得到消息后连忙安排人前往各处报刊点进行排队蹲守。 他们一定要在报纸售卖的第一时间,掌握报纸的消息。 而上次错过了玻璃器具的大老板们,差点把大腿给拍断。 这次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 天临城不大,但是却设立了五个报纸的售卖点。 此时,距离午时还有不短的时间。 可是报刊售卖点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龙。 很多人都是那些大老板安排过来排队的,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市民。 毕竟好奇心谁都有,能够见证新事物的诞生,那更是把人的好奇心提高到了极致。 “你们谁知道这报纸到底是什么东西,有没有谁有消息的,如果有谁知道,本老爷重赏。”一个富商出现在人群中,看着排满的长龙他忍不住直拍大腿,直呼来晚了。 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新的办法,打算用重金来收买关于报纸的信息。 然而,很显然他的话没有得到回应。 因为但凡有人知道,他们就不会老实的在这里排队,而是跟着身旁的人大肆吹嘘。 不过,总是有另类的,只见一个年轻人高举右手大呼:“我知道。” 随着他的声音响起,瞬间他就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所有人都看向他,这让他成就感瞬间拉满。 原来这就是众星捧月的感觉,这就是万众瞩目的感觉啊。 年轻人对他的机智过人非常的得意。 “你说,这报纸是什么,只要说得对,本老爷赏你十两银子。”富商看到终于有人出来回应他的话,化解了他的尴尬,于是借着这个台阶往下爬。 不过对方是不是真的知道他不管,对方实打实的给他铸了下台的阶梯那是值得他肯定的。 年轻男子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大声的说道:“大家想啊,所谓报纸,那肯定是跟纸有关。所以,这没有什么好难猜的。应该是某种上好的新纸,要不然为什么叫做报纸,而不是报木,报土,报泥巴?” “切,我还以为你真知道呢,既然不知道就不要胡乱猜测,害的大家白白高兴一场。” “就是,我看你是哗众取宠,什么新纸,什么报泥巴,我看是暴打你一顿还差不多。” “你已经被大家开除了,到一边去,这里没你的位置。” 那人说完,就把男子往人群外推,很显然,他说到做到,真的把男子开除了。 其他人见此良机,哪里可能错过。 于是也跟着把男子往外推。 就这样,该男子一脸懵逼的被排挤出人群外,原本他的位置已经被他身后的人占据。 “你们讲不讲道理,难道我说的有错吗?”愤愤不平的男子在一旁大声控诉,一脸的不服。 看到他气急败坏的样子,人群中顿时掀起阵阵哄笑。 这插曲倒是把大家排队的无聊时光给消耗了不少。 很快午时就到了,随着当的一声铜锣敲响。 几十个手执武器的士兵出现在报刊店外,这突然出现的士兵让大家有些摸不着头脑。 只见士兵队长高声说道:“大家不要拥挤,也不要抢,每个人都有份。若是谁敢乱来,别怪我们手里的家伙在他身上招呼。” 听到这位将军的话,众人也放心下来,原来不是来对付他们的,而是来维持秩序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很快,店门打开,报纸正式售卖。 当排在第一排的人听到这报纸还真的纸的时候,感觉脑瓜子嗡嗡的。 他们排了半天的队,结果就是纸? 他们又不是读书人,买纸干什么。 可是想想都排了半天的队了,不买一点岂不是对不起自己。 而且价格也不贵,才十文钱一份。 于是咬着牙就买了一份。 当他们看到报刊上的内容的时候,瞬间惊呆了。 《关于建设境州新型农村的方案和可行性研讨会》 这是啥? 《关于家禽的正确养殖方法》 这又是啥? 《做好个人卫生管理,健康全家人》 这又是又啥? “啊啊啊啊啊,这乃是传家宝啊,这报纸简直买得太值了。” 有人疑惑,有人欢呼。 看着前面的人的反应,后面的人更加着急了。 “来人,把他们给我扔出去。” 看到有些人买到报纸后居然原地看起来,这严重的影响了现场秩序。 于是这位将军一声令下,两名士兵立刻上前,把发呆的人直接架起来往外走去。 看到这样的情况,后面的人群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不过很多人,看到这所谓的报纸真的是纸的时候,不由得有些惊讶。 而刚才被大家挤出去的年轻人,此时正一脸趾高气昂的看着所有人,如果他看过某部电影。 他一定会学某人一样高呼,“还有谁?” 随着买到报纸的人越来越多,讨论声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尤其是那些老百姓们,他们根本就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因为书籍都是被有钱人收集着。 如今他们终于有渠道获得识字的地方,忍不住激动的热泪盈眶。 即便是不识字,他们也要买一份回去。 反正也不贵,又不是消费不起。 买到就是赚到。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没有买到的人几乎都没有离开。 不过,听到有些人高声读着报纸上的内容,让还没买到的人更是心痒难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