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第三零零章 啥?韩成真能让人飞上天?
<\/b>“被烧了?” 朱元璋的声音都提高了不少。 韩成点了点头:“就是被烧了。” 说起这事儿,韩成心中也为之愤怒。 他这一烧可不简单,烧毁的是大明对外经略的希望。 海图,以及郑和七下西洋积累下来的诸多相关记载有多重要,根本不必多言。 刘大夏玩的这一手,直接就把成化帝朱见深想要开海的念头,给掐死了。 “朱见深时期,有人与朱见深说,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之时,带回来了无数期奇珍异宝,以及诸多财富。 朱见深便让人去寻郑和下西洋所用的海图,以及其余相关的航海资料。 结果却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 后世说是刘大夏已经得知消息,提前将之给藏了起来。 朱见深因为这事儿,而有些发怒。 刘大夏却在边上义正言辞的说,开海下西洋只会搞得民不聊生,花费巨万。 无数军民,因此而死亡。 下西洋应当永远禁止。 找不着了才好! 就算是找到了,也应当将其一把火给烧个干净! 从而好彻底断绝朝中之人,下西洋的念头。 可是,郑和下西洋真的是一项赔本的买卖吗? 怎么可能!朱棣修永乐大典,各种南征北战。 除了不断的印刷宝钞之外,这下西洋也带回来了不少钱财的补充。 刘大夏就是一派胡言。” “有咱的海禁祖训在,而这刘大夏当时所生活的时候,距离下西洋又过了多年。 这刘大夏或许也真不知道,这其中关窍,倒也能说得过去。 就比如,若非是韩成你与咱说,咱都不知道这市舶司在以往,居然如此赚钱。 海外竟然有如此之多的财富。” 朱元璋想了一下,望着韩成说道。 韩成道:“父皇,真要像您说的这样就好了。 如此他刘大夏虽然愚蠢,也是因为时代局限性,才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决定。 也让人觉得情有可原。 可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这刘大夏家里有钱的很。 他的钱是哪里来的? 除了贪之外,最大的财富来源,就是对外走私。” 一句话,就将朱元璋给说的绷不住了。 “它娘的!!” 朱元璋出声大骂。 “咱原本还以为这家伙只是迂腐,哪能想到竟是这样的狗屁玩意儿! 其心可诛! 他哪里是怕劳民伤财,怕会因为下西洋而民不聊生? 他这是怕皇帝给他抢生意! 他既是做这门生意的,那岂能不知道下西洋到底赚钱不赚钱? 为了一己之私,竟置于大明利益而不顾! 这狗贼,别让咱遇到! 遇到了,咱非剥了它的皮!” 韩成道:“还不仅如此,据说刘大夏并没有烧海图,而是早已悄悄地将其给弄到了家里面。 让自己家的人,用这海图在外面好赚钱。” “砰!”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上。 这狗贼! 果然,这些人都是一副德性! 表面上各种道德,各种仁义,各种清廉。 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 “刘大夏是吧? 咱记住了! 今后遇到,咱一定要剥了他的皮!” 朱元璋愤愤地说着,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写下刘大夏的名字。 三个字铁银钩铁,画带着森然杀意。 而在这刘大夏名字之前,则写着刘文泰。 在朱元璋没有从韩成这里,得到关于海外诸事时,那么刘大夏的这番操作,落在朱元璋眼里,或许还会觉得他做的挺不错。 可现在,得知了前因后果之后,只恨不得把这刘大夏往死里整! 诛他九族! 韩成道:“不光刘大夏,还有那杨廷和,这人也是同样的奸佞之辈。 一身正气,看起来清如水,明如镜的杨廷和杨先生,贪污受贿,简直不要太厉害! 其余不说,只说杨廷和老家的宅子,修建的那叫一个阔气。 杨廷和老家,在后世之时还有,不过被改造成了公园。 公园的占地面积不要太大。 不仅如此,周围还有城墙。 是真正的城墙,可以跑马的那种。” “狗东西!” 一听韩成这话,朱元璋的火气是蹭蹭的往上直冒。 家里面的宅子修的那样阔气也就算了,围墙还给修成了城墙? 这他娘的,他修的是宅子吗? 这怕不是修的皇宫吧!! 朱元璋最恨贪官,一听韩成所说,立马就将这杨廷和恨到骨子里。 不说别的,仅就是他这个宅子,就不知道贪污受贿了多少! 不然,就大明给官员发的俸禄,他真能建得起那样的宅子? 里面的茅房只怕都修不起来! 朱元璋提笔,便又在这纸上写下杨廷和的名字。 被朱元璋这洪武大帝,给记到小本本上,可不是一件太好的事儿,今后都是要算总账的。 “朱厚照去世之后,作为内阁首辅的杨廷和,直接把持朝政长达三十七天。 说是首辅,其实和皇帝也没差多少。 杨廷和在主政三十七天里,都干了什么事呢? 朱厚照才死,他便立刻迫不及待的,让人把朱厚照的豹房给拆了。 也不知道,他这个首辅又是皇帝的老师。 是不是留着豹房,就容易想起自己做起出来的亏心事。 不仅如此,还将朱厚照在位之时,所弄出来的各项政策,给废除了个七七八八。 这些政策,所涉及的有提升武将地位,加强对外贸易。 以及加强对文官的考核,反贪污受贿。 增加商税,减轻百姓赋税…… 凡是对他们文官不利的政策,全部都给抹了个一干二净。 这不是最可笑的,最可笑的是他们的记载。 说是朱厚照弄了一堆,天怒人怨的政策。 在朱厚照活着的时候,杨廷和虽身为首辅,皇帝老师,也没有办法改变朱厚照这个荒淫无道的皇帝。 只能隐忍,苦劝。 终于熬到朱厚照去世。 首辅杨廷和立刻抓住机会,顺应天意民心,将这一些乱政,全部都给废除了。 于是乎,天下之人无不欢欣鼓舞。 不再受正德皇帝,所定下诸多恶政之苦……” “狗屁!! 他们口中的天下之民,指的又是他们自己吧? 这些狗一样东西!” 朱元璋忍不住出声大骂。 等咱到了那里,遇到杨廷和了,必然将其扒皮抽筋!!” 朱元璋是真的被杨廷和这一系列操作,给气的三尸神暴跳。 “朱厚照之后,继位的是嘉靖吧? 嘉靖做的如何? 杨廷和这些人,又是什么下场?” 问出这话时,朱元璋心里也确实是蛮悲哀的,已经不抱太多的希望了。 这些人有多嚣张跋扈,他已经知道了。 接连三代皇帝死于非命,医治死皇帝的太医,还能活着。 朱厚照的能力,已经是很强了。 能在那种时候,还和文官们顶着来。 并且还能做出一定的成就。 后面继位的嘉靖,面对如此强势的文官,想要翻盘,可真没那么容易。 难度太大了。 不是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孙没信心,实在是当时的情况过于严峻。 让人提不起来信心来。 连朱厚照这种能力很可以的皇帝都玩不转,后面再上了一个新的,也不好办。 况且那个时候,杨廷和还有那些文官集团,把握朝政。 他们把为什么要害死朱厚照? 就是因为发现朱厚照不听他们的话,和他们顶着来。 偏偏朱厚照,又没有儿子,需要从其余皇家子嗣里,选出一个来继承皇位。 等于说是选择下任皇帝的权利,已经是落在了他们手中。 至于那个时候还活着的朱厚照的娘,张太后,朱元璋根本就没对她抱任何的希望。 就那样一个蠢妇,她能做出啥事来? 只能是全凭杨廷和等人摆布。 那他们再选上来的皇帝,肯定年纪不会太大。 而且还是要选那种,容易受他们控制,听话的皇帝。 那一群人,一个个都是老奸巨猾。 这事儿,他们在此之前,肯定也都已经反复衡量了。 越想,朱元璋就越觉得后世子孙,尤其是那嘉靖,翻盘太难了。 怕有极大可能,还是会如同朱佑樘那样,完全投靠文官。 或者是落一个和朱厚照差不多的下场。 嘉靖啊! 听到喊朱元璋问起嘉靖,韩成脑海当中,,眼睛能不能看清,有没有影响?” 朱元璋准备走的时候,韩成忽然喊住朱元璋询问。 朱元璋停下脚步,显得有些奇怪的道:“你咋知道的?” “这不是什么秘密,很简单。 父皇你每日批改这么多奏折。案牍劳形,眼睛肯定会近视。 离得远一些,就会看不清东西,乃是常态。” “那……这事儿有办法解决吗?” 不等朱元璋开口,朱标就忍不住先一步的开口询问起来。 一来是有些着急自己父皇的状况。 二来则是朱元璋有的这种情况,他也一样有。 以前还不明显,现在是越来越明显了。 看近处一些的东西还好,如果是往远处看,那是真的一年比一年差。 朱元璋目光灼灼的看着韩成,等待着韩成给出解决的办法。 这个事,他已经为之苦恼很长时间了。 虽然也有让太医给看过,但这事儿太医没办法解决。 只能给他开一些,治疗眼干眼涩的药。 至于晚上长时间批改奏折,眼睛看不清奏章这事儿,太医也没办法,只能让他用更明亮的蜡烛。 但现在,韩成问起了这事,那韩成说不定还真有办法能够将之解决。 韩成道:“这事解决起来很简单,只需要配一副眼镜就行了。” 配一副眼镜就行? 朱元璋文愣了一下道:“你是说叆叇镜吧? 这东西咱有,可没有用! 咱不戴这玩意儿时倒还能看清,一戴这玩意儿,头就晕的厉害,更看不清了。 气的咱让人把那做叆叇镜的给揍了一顿。” 韩成闻言,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父皇,不一样的。 你说的那叆叇镜是老花镜。 也叫凸面镜。 这种镜子是老花眼,也叫做远视的人带了才行。 像父皇,大哥你们这种经常批改奏章,案牍劳形之人。 眼睛基本都是近视,需要戴近视镜,也就是凹面镜才行。 这样的镜子才符合你们的情况。 戴上后才能看东西清晰。 不是眼镜没用,而是情况不同。” 朱元璋闻言,倒是明白了不少事。 “这么说来,咱让人把那做叆叇镜的揍了一顿,还揍亏了? 这东西好做吗? 要是好做,赶紧让人给咱安排上。 眼睛看东西清晰了,那咱处理奏章就又能快上几分。 不然现在一到晚上批改奏章就吃力。” 韩成道:“好做,我明日就安排下去,告诉那些磨镜子的人该怎么做。 望远镜都能做出来,做近视镜问题也不大。” 对于这些人的手艺,韩成还是挺有信心的。 毕竟之前做望远镜,让那些人用纯色水晶打磨镜片,他们打磨的就非常好。 “好!好!如此最好!” 朱元璋一听韩成这话,顿时就高兴起来。 “还是你小子有门儿!” 他连声夸道。 虽然朱元璋现在,还没有见到韩成所说的近视镜,更没有亲身体验到近视镜的效果。 但却对此很有信心。 觉得韩成弄出来的东西,肯定很好用。 毕竟这个女婿,从一开始到现在,在诸多事情上都没有让自己失望过。 朱标道:“那……那要是可以的话,二妹夫你也让人给我做一副。” “那肯定没问题! 不过在正式做之前,还需要测试一下你二人眼睛近视有多少度。 这样的话,才能做出更适合你们的眼镜来。” 度数? 眼还有什么度数? 这词儿,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都听的有些稀里糊涂。 不过也没有太过于深究,知道这又是一个后世的说法。 他们两个听不懂了没关系,反正让韩成看着办就成。 说完了近视镜的事儿,朱元璋便又朝外面走去。 快要走出房间了,忽然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开口道:“ 对了,今天天晚了,你们两个就别回去了。 今晚就在寿宁宫住吧,那里还和之前一样。” 朱元璋说这话时,像是突然想起,在此之前并没有往这方面想的样子。 韩成闻言,迟疑了一下道:“这……父皇,只怕……只怕有些不太好吧? 之前情况特殊,不得已在寿宁宫里住。 现在我和有容已经成亲了,再在寿宁宫里住。 只怕……有些不太合规矩。” 毕竟坤宁宫,可是在后宫当中的! 朱元璋闻言道:“有什么好不好的? 女婿女儿回娘家了,在娘家这边住住,咋就不合规矩了? 规矩?咱就是最大的规矩! 咱说行就行,咱看谁敢嚼舌根子! 谁敢乱嚼舌根子,咱立刻就让她明白,什么叫做规矩!” 老朱还是这样的霸气。 他都这样说了,那韩成自然也不会再多说别的,住下就住下吧。 反正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几个月了,不介意再多住一晚上。 马皇后坐在那里,面带笑意,心中暗笑不已。 对于韩成这个好女婿,重八真的是刀子嘴豆腐心。 之前自己和他说起这事儿时,他还说什么不想女婿,只是想闺女了之类的, 结果现在,安排韩成他们住在宫里,比自己都要操心。 “行了,你们几个在这里再说说话吧,咱该去批改奏章了。” 朱元璋似是没有看到马皇后脸上的笑意,对他们挥了挥手。 便大踏步的离开。 看起来,还和以往一样。 但是他的这些举动,落在非常熟悉他的马皇后的眼里,却多少有点落荒而逃的意思。 这让马皇后觉得异常好笑。 又在这里说了一会儿话,朱标也离去,到文华殿里批改奏章了。 …… 夜晚,寿宁宫中,韩成和宁国公主二人,直接便睡在了宁国公主的闺房。 对这里,韩成自然不陌生。 他二人在这里,度过了不少美好的时光。 对这里,可比他外面的兴国侯府熟悉的太多。 回到这里,看着屋内陈设,再想想这几天的经历。 二人皆有一种回到成亲前的恍惚感。 不过他们现在,确确实实就是成亲了。 有些以往在这寿宁宫里不能做的事,也可以做了。 “嘿嘿,有容……” 韩成望着宁公主嘿嘿一笑。 笑容那叫一个意味深长。 这可是自己小媳妇的闺房…… …… “先生,要不……咱们还是先别做了吧?” 一处不小的院落之中,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人,看着眼前的人,小心的出声说道。 眼前这人,看上去五十岁上下。 身上的袍子半新不旧,这个时候正在那里抚摸一把椅子。 这椅子看上去显得挺奇怪。 整体造型,和寻常椅子没差多少。 可是椅子边上,却被绑上了诸多比人手臂还粗的圆筒。 这圆筒里装着的乃是火药。 “太子殿下那边,可是专门派人来了。 说他那里有了新式火药,威力更大。 让您前去瞧一瞧。 同时,还想让您在火器上面,做出更多的发展。 您…现在这太冒险了……” 陶成道目光舍不得从这把椅子上移开。 开口道:“威力更大的火药?这事儿,我看八成是假的。 你我研究火药了都多少年了? 虽然也令火药的威力有所提升,可终究还是提升的太少。 这么多年下来,火药已经被你我等人给弄到了极致。 又怎么可能,还会有威力更大的火药? 你们几个代替为师去吧,为师就不去了。 这飞天我已经准备了这么久,终于准备好了,可以圆梦。 又怎么能这会儿离去?” 陶成道伸手抚摸着椅子,眼中满是沉醉。 边上的那人,看着陶成道,心里眼里都是担忧。 他太清楚自己老师,想要做的这件事到底有多危险! 十有八九会没命! 就算是真的能飞到天上去,飞得那么高,老师又怎么下来? 哪怕是手里拿着大风筝,也一样是危险的很! “先生,咱们还是先去看看吧,万一是真的呢? 要是真的话,咱们岂不是又可以把火器给改正一下了?” “不去了,不去了。” 陶成道摆摆手。 “太子殿下忽然让人前来,或许确实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 可我现在,心已经不在那上面了,只想完成这个壮举,只想飞天。 别的都没了心思。 明日就正式开始,不能再拖了,我也不想再等待了。” 边上的这弟子虽是着急不已,却也没有办法。 他太清楚自己老师的性格了。 “哈哈,陶先生,你这可不成。 你这飞天之法危险的很,上去之后可谓是必死无疑!” 正在这时,有一道声音响起,打破了这里的气氛。 陶成道还有他的门人弟子,纷纷转头望去。 只见一个穿着官服的人快步走来。 正是上一次前来寻找过陶成道的人。 是太子派来的。 可纵然知道这人是太子派来的人,陶成道也一样没有什么好脸色。 气的胡子一翘一翘的。 “必死无疑那又如何? 我依然要做! 我陶成道是怕死的人吗? 怕死的人就不会玩火器!” 来人笑着对陶成道拱手道:“我知道陶先生不怕死,但是白白送了命,岂不是可惜? 陶先生的这个办法真不行。 太子殿下那里,倒有一真正的飞天之法。 不知陶先生有没有兴趣?” 真正的飞天之法? 陶成道闻言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有想到,这人居然会说出这话来。 陶成道思虑了一会儿,摇头道:“用火药把人往天上推,便是最好的办法了。 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比这更好的飞天之法,能把人送到天上去?” “真有!比陶先生你现在的这办法,好上千倍万倍! 是真正能让人飞到天上,还能安全的降落下来。” “既有,那你与我说说是什么办法?” 见到陶成道已经有些上套,这人暗中欣喜。 “陶先生,这种办法我也不知,只是太子殿下说,他那边有人知道。 说只要陶先生去了,就当面告知陶先生。” 陶成道顿时就想要赶人。 觉得这是来骗他的。 不过在沉默了一阵后,终究还是被这飞天之法给吸引住了。 “行!”他开口道: “那我就先去拜见太子殿下,看看这飞天之法到底如何。 若是不行的话,我绝对不会做别的事,只会立刻用我的飞天之法来飞天!” 见陶成道松口,这代表太子来的人,忙笑着道:“行行,到那时您就知道了。 太子殿下岂会说谎?” 嘴上如此说,心里要多少有些打鼓。 怕太子殿下说的不靠谱。 陶成道也是个心急的。 当天便收拾了东西,带着几个门人弟子,随此人往应天城而去。 同时,还带着他那个精心制作出来的椅子。 还有一个大风筝。 “先生,您真觉得太子殿下那边,有更好的飞天之法?” 行去的路上,有一位弟子望着陶城道询问, 陶成道摇了摇头:“不觉得会有。” 他那弟子顿时有些奇怪。 “既然您不觉得有,那为何……为何还要去?” 陶成道叹口气道:“我也不想去,可飞天之事太牵动我的心肠。 哪怕明知道是假的,我也要到那边去看一看。 万一……是真的呢?” 虽然说是如此说,但心里面对此却还是不抱什么希望。 他是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比他这种办法,能让人更好的飞到天上去! (本章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