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青桩考古(1/1)

作者:飞獴在天

去大明扶贫第165章 青桩考古

辽王在金州没呆两天,确定了船坞选址后,留下吴杰就地督战,自己又赶到了沈阳。 对他来说,直接指导黄湜参照后世经验建设沈阳大都市可能比建船厂更重要。 黄湜虽是太子的人,但是经过辽王两年的言传身教,已经成了朱植的铁杆粉丝。 追随辽王两年来,黄湜先后管理过望山铺、辽阳城和长春堡,是少数能够扑下身子到基层干实事的书生,作风务实而不缺乏灵活手段,治理民政的才干明显高于才名更盛的铁炫和蹇义。 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折腾成长起来的干部。 如果能够再学习一些后世的知识、理念,辽王甚至相信,黄湜的才能不亚于和辽王一同穿越来的张信等人。 关键是黄湜的品行一直不错,用着让人放心。 所以,朱植决定在沈阳多待一段时间,对黄湜再带教一下。 朱植到沈阳的时候,黄湜正风尘仆仆地带着人刚刚勘察完沈阳四界,准备效仿广宁,南傍浑河,东、西、北三面开挖护城河,四周以木栅为城,待有条件后再修建城墙。 这也是经过蒯富和张信等人共同商定的选址建城方案。 应该说,黄湜这个选址还是不错的,位置周正,原来的沈阳堡、广宁左护卫的军营、铁燿的临时官署以及早期来的居民也都在里面,也和后世的沈阳老城区大致重合。 如果辽王晚来几天,可能黄湜就要在沈阳大干快上了。 可是辽王这个时候来了,而且在程,上半年就在这沈阳办个县长……县令培训班。把王府那几个九品小吏、内地来的秀才、识得些字的退役伤残军士,都统一召到沈阳进行培训。” 黄湜问道:“不知殿下想培训什么内容?” 辽王沉吟了一会,答道:“就拿你自己的体会,教他们如何劝导百姓耕种、兴修水利,如何开办学堂、开启民智,如何断案、调解邻里纠纷,如何协助王府征兵纳粮、救济赈灾……” “不过,你还是先编一个《辽东史志》作为培训教材,要通俗易懂。我们不仅要让这些未来的县令们知道沈阳的青桩,更要知道辽东历史之悠久,特产之丰富,土地之广袤,山川之壮美,民族风情多种多样,和内地唇齿相依,扎根辽东大有作为……” 黄湜又问:“不知最后如何老校考试?” 辽王答道: “考试以笔试为辅,面试为主。笔试就不要考内地的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了,要考就考和辽东有关的历史、地理常识。” “面试就按你自己摸索的方法来,务求思路清晰,懂得实务。” “还要采取淘汰制和考察制,每期从培训班中选十到二十来个人,推荐给王府,先挂个七品总旗的头衔,作为代理县令,管理各卫民政事务,考察一年后,合格者授为六品百户,兼个卫指挥的断事或者经历,实际履行县令之职,他日朝廷撤卫所,设州县,这些人就县令。其中优秀者就是知府。” 黄湜和张信连忙点头称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