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合肥四姊妹中是二姐张允和还是四妹张充和称先生最恰当?(1/1)

作者:乐天派流浪的猫

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第90章 合肥四姊妹中是二姐张允和还是四妹张充和称先生最恰当?

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这民国时期最牛的"合肥四姊妹",出生于显赫的书香门第,父亲是有名的教育家张武龄,时任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校长,家有良田万顷,典型的大地主家庭。 风华绝代的四姊妹渊源于家学,酷爱昆曲,还各有所长,有的精通书法,有的文采斐然,才情都很了得。所嫁夫君均系才子名流。大姐张元和嫁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与语言文字专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妹张兆和与名作家沈从文喜结连理,四妹张充和选择了耶鲁大学教授、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 四姊妹们中,二姐张允和、四妹张充和名气最大,双列《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还有争议称近代"十大女先生"之一。 那,究竟是二姐张允和、还是四妹张充和,哪个誉为"先生"最恰当呢? 个人认为,非要"二选一"的话,还是二姐张允和为好。 一、二姐张允和的贡献更大 从符合"先生"条件而言,"合肥四姊妹"都有学识、有才华,弘扬了传统文化昆曲,在所属领域都做出了卓尔不凡的成就,均当得起"先生"之称。 四妹张充和还有民国"最后的才女"之称,有一笔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之称的娟秀书法,与丈夫赴美定居期间,在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二十多所名校传授昆曲和书法,回国后仍孜孜不倦传授,还登台表演,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努力。 敬重张充和誉她为近代"十大女先生"之一,无可厚非。 不过,有"白发才女"之称的二姐张允和更胜一筹。她不仅"夫唱妇随",协助丈夫汉语拼音缔造者之一、有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在语言文字方面付出了应有的努力;就是在昆曲的传承与弘扬方面,依旧功不可没。 1956年,张允和随丈夫再度回北京后,师从昆曲研习社社长、有名的红学家俞平伯,担任联络组组长,认真研习昆曲的唱腔、音韵、吐字和行腔,历时几十年,续写完成名作《昆曲日记》。 二、二姐张允和的才情更佳 二姐张允和还具有极高的侠义思想,为人正直无私,积极寻求公道正义,生活上始终保持乐观的阳光心态。三妹张兆和与沈从文的结合,她还起了关键的"媒婆"作用。 早年张允和被诊断患有心脏病,她并没为之吓倒,仍以坚强的生活态度,凭所立的"三不"原则(不因自己的过错惩罚自己、得罪别人,不拿别人的过错责备自己)最终战胜令人生畏的病魔,乐观地活了93岁。 即便在多灾多难的困难时期,依旧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立身处世。在"六君子事件"中,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探监,把自己的家作为接待"六君子"家属的"联络点",直到"六君子"被当局释放出狱。抗战时,即便丈夫不在身边,依旧勇敢地亲率一家老小十几口人颠沛流离、辗转迁徙到安全的地方,哪怕历经丧子丧女之痛,仍坚强地挺了过来。 在担任高中历史老师、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辑时,孜孜不倦履职尽责,在历史课题的研究与传播上做出了优秀业绩,得到业界一致好评。就是晚年,才情上仍"壮心不已",燃放了生命中不朽的似火激情。 续办家庭刊物《水》,时称"世上最小的杂志"、"最老的主编"。创作散文,着有《最后的闺秀》。79岁时写下浪漫多情的美文《温柔的防石浪堤》,86岁还学习电脑打字。 所写的新诗很有风骨神韵,受评"既有女性作者之细腻,又透出一种阳刚气"。 综上而言:二姐张允和与四妹张充和之间,最应赞誉为近代"十大女先生"之一的当属二姐张允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