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第83章 秋瑾何以有"鉴湖女侠"之称?
有\"民族英雄\"之称的秋瑾女士,是史上提出\"男女平等\"的,宣传\"女子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等等追求女子自由进步的主张,以此抨击落后陈腐的封建礼教之丑恶。 尤在《敬告姊妹书》中将旧时的女子生活状态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在十八层地狱,一层也不想爬上来。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花儿、朵儿,扎的、镶的,戴着;绸儿、缎儿,滚的、盘的,穿着;粉儿白白,脂儿红红的擦抹着。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着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的受着,泪珠是常常的淌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试问诸位姊妹,为人一世,曾受着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 1906年,31岁的秋瑾再次回国,先在绍兴女学堂代课,不久去浔溪女校任教。暑期离职到上海创办中国公学。 1907年1月,又创刊《中国女报》,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号召女界当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 三、投身革命 秋瑾在东渡日本短暂的求学期间,受中国留学生激情澎湃的革命思想的浪花洗礼,其追求民主自由独立的心性得以火热迸发,从而投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革命事业。 她除了在校学习外,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讲革命救国的道理,还与鲁迅、黄兴、宋教仁、陶成章等志士仁人密切往来,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 与刘道一、王时泽等人结为秘密会,以\"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以月刊《白话》为宣传工具。得到孙中山先生的建议:\"依据此特长,利用宣传工具,报告时事,解决实事,效果越越直接越迅速越好。\" 后来还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白纸扇\"(军师)。 1905年初短暂回国时,在绍兴会晤革命党人徐锡麟(后与之并陶成章,三人时称\"辛亥三杰\"),在徐介绍下,加入光复会。 1905年7月,经三合会的冯自由介绍,又加入同盟会,受任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期间,秋瑾写下\"众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等大量革命诗篇(收入《秋瑾集》)。 1906年秋瑾再次回国后,往返于浙沪执教办学期间,即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人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络革命党人与进步人士,积极准备浙江方面的起义工作。 四、英勇就义 就在筹备起义事宜时,因母亲突然过逝,秋瑾旋即回绍兴奔丧。 料理完母亲丧事后,秋瑾应邀留在绍兴大通学堂主持校务。以此为掩护,依旧往来于杭、沪之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 秘密编制光复军制后,遂与徐锡麟秘定于1907年7月19日在绍兴、安庆同时发动起义。 只可惜,因消息走漏,徐锡麟不得不于7月6日提前起义,奈何腐朽黑暗的清末统治\"死而不僵\",徐锡麟匆促的起事被残酷镇压,秋瑾在绍兴这边的起义也随之暴露。 拒绝离开绍兴的秋瑾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遣散完进步学生后,毅然留在大通学堂等待山阴县令李钟岳带三百士卒来此抓人。 7月13日,秋瑾被捕,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在被捕受审时,秋瑾没有吐露任何革命信息,只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七个字。 秋瑾之才情及临刑受审大义凛然的壮举,让主审官李钟岳大为感动,无奈迫于上命,不敢违禁放人。留下\"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死汝非我意,幸谅之也\"的绝命之言后,仅隔104天,便悬梁自缢。 事实上,既是侠女又是烈女的秋瑾早已做好牺牲自己的准备。死时,年仅32岁。 难怪她要以清朝诗人陶宗亮的《秋暮遣怀》中的\"秋雨秋风愁煞人\"为绝笔之言,借以表明自己不畏寒秋里的风刀霜剑,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甘愿献出生命警醒世人! 壮哉,秋瑾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