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天下学术何以皆出"稷下"?(1/1)

作者:乐天派流浪的猫

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第70章 天下学术何以皆出"稷下"?

(一)\"稷下\"是什么意思 稷下,战国时期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地处齐国首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今山东淄博),因公元前347年田齐政权在此地设立\"稷下学宫\"后而闻名当世,一举成为学术的中心。 \"稷下学宫\",史称\"世界上制度。\"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从学生的饮食起居、衣着服饰,到上课纪律、课后复习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尊敬师长等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这方面,今天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教学纪律上无不如此,这是值得参考的地方。 (四)后记 \"稷下学宫\"大约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基本上与田齐政权共存亡。后来因好大喜功的齐愍王穷兵黩武,不主张\"黄老之说\",\"稷下学宫\"走向衰落,齐国被秦灭掉后,\"稷下学宫\"也随着消失。\"稷下学宫\"主导的\"黄老之说\"亦逐渐流散。 秦相吕不韦后来接纳了来自\"稷下学宫\"的学士,使之成为重要的门客和助手,完成了《吕氏春秋》的编撰,且在秦国推行黄老政治,短暂助推了当时秦国经济文化的繁荣。 秦末,刘邦斩白蛇起义,谋士张良运用\"黄老之学\"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丞相曹参用黄老思想治国,实现\"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被视之为延展\"稷下学宫\"学术的又一成功实践。 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誉为\"稷下学宫\"道家思想指导的巅峰性着作。 司马迁的《史记》其实亦受黄老思想影响,字里行间体现经济运行规律和企业家精神的探讨,成为史学之罕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