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第99章 《红楼梦》何以有那么多的对联?
对联,也称\"对子\",或\"楹联\",是汉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乃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乔迁联、开业庆联等类别,主要由字数相同、韵律协调、语义完整、对仗工整的两句话组成,有的还加有\"横批\"。 据考,对联,源起于古诗中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是五代后蜀国君孟昶在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至明清时期,对联盛行,尤其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奇书《红楼梦》中,对联散布于若干章回,尤其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黛玉与湘云在大观园的中秋夜即景连句、红楼儿女在芦雪庵对着漫天大雪争抢吟对中,更是将对联创作的意蕴提升到叹为观止的高度。 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中的对联达百幅之多,每幅对联都紧扣人设环境的氛围和特点,很巧妙地表达了作品的创作意图。 一、\"人生哲理\"类对联 该类对联在《红楼梦》中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 一是分别在\"。 意思是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便是文章。 然,不喜\"仕途经济\"的贾宝玉对\"学问文章\"不感兴趣,便不愿在此午休。下人们只得簇拥着他随着秦可卿去往她的卧室,于是才有了\"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这一全书最为紧要的章回之所在。 富贵闲人贾宝玉的性格由此彰显,他不屑于\"学而优则仕\",对为人处世方面的经学也懒于钻营,只愿\"斯混于内帷\",本真地\"安享尊荣\"。 四是太虚幻境中的对联 (一)宫门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还加了横批:孽海情天 \"孽\"乃佛教用语,指罪恶的根源,男女情爱纠葛便是其一。世俗凡人,多深陷其中,从而在无尽烦恼中难以偿还风月债,以致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二)仙宫壁联: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人世间许多才华横溢、性情剔透的灵性人物,在天意捉弄中只得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无可奈何地步入落寞与遗憾之中。 (三)薄命司匾联: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从春到秋的饮恨悲伤,其实都是自找的烦恼;人啊,打扮得如此美丽,究竟为了谁呢? 隐隐叹息着红颜薄命,有情人难成誊属。暗喻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落空,最终一场悲剧。 (四)重如幻境额联,在116回中,贾宝玉再次游历太虚幻境还发现\"福善祸淫\"联(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及\"引觉情痴\"联(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 两联其实与贾宝玉在回还有一联专夸黛玉:\"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98回黛玉还泪而逝后,作者亦为之题写挽联:\"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这些关于林黛玉的对联,将她有才华却又时时感伤自己的特点很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四、\"即景联对\"类对联 《红楼梦》中的\"即景联句\"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场景。 一是50回\"芦雪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青灯谜\"中,红楼女儿在白雪皑皑的芦雪亭内,大朵快颐地烤鹿肉吃,凤姐赶来凑在一块分享美味,在李纨的提议下,于是,凤姐启句:\"一夜北风紧\",李纨便对出:\"开门雪尚飘\"。 接着,香菱、探春、李绮、李纹、湘云、宝琴、黛玉、宝玉、宝钗等纷纷加入,即景应对,在一共对出35对后,便以宝玉联对落第为由,罚他去栊翠庵折梅,后又安排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限字序作\"红梅花\"诗。 这场\"即景联对\"中,最有名的便是李绮的上联:葭动灰飞管,李纹的下联:阳回斗转杓。很好的点出红楼儿女青春年少玩得不亦乐乎的时间正是冬至时节。 二是76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林黛玉、史湘云在贾母等人在凸碧堂赏中秋之夜后,悄悄去到近水赏月更妙的凹晶馆,以\"十三元\"为韵连句结对。 黛玉启句\"中秋夕\",湘云回复\"清游拟上元\"。二人你来我往共对出22对时,最有名的对联\"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即呼之而出。 也在清池下赏月的妙玉转过身来,邀二人去栊翠庵品茶,还续完黛云湘云未了之联,终成\"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由此等等,不再一一赘述。 可见,《红楼梦》中名目繁多的对联,不仅包罗万象,而且寓意深远。既有通达的人生哲理、做人准则的训导,全书创作手法的提醒;也有红楼人物的个性、命运暗示,作者怡情于山水间向往与世无争的生活透露,创作红楼主题的点化等等…… 总而言之,《红楼梦》中的对联,是全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