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8)气血虚实的根源与发生机制(1/1)

作者:澄明之路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第28章 (8)气血虚实的根源与发生机制

黄帝问:气血虚实是怎么样发生的? 岐伯说:虚实之所以会发生,是由于邪气与气血混杂,阴阳间失去协调平衡而有所偏倾”,这不仅仅是对人体病理状态的一种高度概括,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与气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当“邪气与气血混杂”。人体内部环境本应和谐有序,气血流畅无阻,滋养全身。然而,当外界的病邪(如风、寒、暑、湿、燥、火等)侵袭人体,或是内在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生邪气时,这些“不正之气”便会与体内的气血相互混杂,扰乱正常的生理秩序,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甚至产生瘀滞、逆乱等现象。 这时阴阳间失去协调平衡而有所偏倾”。阴阳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体在内,都是由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阴阳两方面所构成。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前提,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情况,进而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和分布,导致“气窜乱于卫分,血逆行于经络”,即卫气失去了固护肌表、抵御外邪的功能,而血液则不循常道,逆流于经络之中。 最终,这种气血的离位、失序状态,就形成了中医所谓的“虚实”现象。实者,多指邪气盛而正气未衰,表现为实证,如邪气壅滞于经络脏腑,导致局部胀满、疼痛、拒按等症状;虚者,则指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无法有效抵御邪气或恢复自身平衡,表现为虚症,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患者多感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 岐伯说:血与阴邪相混,气与阳邪相混,则生惊狂;血与阳邪相混,气与阴邪相混,则生内热”,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病理描述,更是中医阴阳气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精妙运用。 对于“血与阴邪相混,气与阳邪相混,则生惊狂”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中医的阴阳学说和气血理论来解读。在中医看来,血属阴,气属阳,而阴邪与阳邪则是外界或体内产生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病邪。当血被阴邪所侵扰,气被阳邪所激荡,这种阴阳错位的状态会严重扰乱人体的心神,导致神志不宁,甚至产生惊狂的病症。惊狂,顾名思义,就是患者表现出惊恐不安、狂躁易怒等精神异常的症状。 再来看“血与阳邪相混,气与阴邪相混,则生内热。这里涉及到了中医的“热病”理论。当血被阳邪所熏灼,气被阴邪所郁遏,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一种内热的状态。这种内热不同于外感风寒之热,它是由于体内阴阳气血的失衡而产生的,表现为身热不扬、口渴心烦、舌红苔黄等一派热象。 岐伯说:如果“血与邪气在人体的上部混杂,气与邪气在人体的下部混杂,就会产生心中烦闷且易怒的病症”。当血液的纯净性受到上部邪气的侵扰,而本应下沉滋养下焦的气却被下部的邪气所纠缠时,人体的上下气机便会出现逆乱。上部心火不得下潜以温肾水,下部肾水不能上济以润心火,心火独亢,自然会产生心中烦闷、易怒的情绪波动。 再来看“血与邪气在人体的下部混杂,气与邪气在人体的上部混杂,则会使人精神散乱健忘”。这种情况则像是气血与邪气的位置完全颠倒了一般。血本应滋养全身,特别是上部的心脑,以维持清晰的思维和记忆;气则主导着人体的运动与功能,尤其是下部的脏腑经络。但当血被下部的邪气所困,无法上行滋养心脑;气则被上部的邪气所扰,无法下沉安定脏腑时,人体的精神活动便会受到影响,出现精神散乱、健忘等症状。 黄帝问:血与阴邪混杂气与阳邪混杂,像这种血气离开各自的本位的病症,怎样算是实怎样算是虚呢? 岐伯说:“血和气都是喜欢温暖而厌恶寒冷的”,”其蕴含了中医对于气血运行规律及外界环境对人体影响的深刻理解。 首先,我们得明白,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如同河流般滋养着全身,为各组织器官提供必要的营养;气,则是推动和调控人体新陈代谢的动力源泉,它的升降出入,遍布全身,无处不在。 那么,为什么血和气都喜欢温暖而厌恶寒冷呢?这主要是因为温度是影响气血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医理论中,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当人体遭受寒冷侵袭时,寒邪会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凝滞、流通不畅。这就像冬天河流结冰一样,水流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而温暖则具有促进气血流通、消散寒邪的作用。当人体处于温暖的环境中时,气血得以顺畅运行,各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滋养和濡润,从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中医还强调“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的道理。这意味着,在温暖的条件下,血液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而在寒冷的条件下,则容易导致血液凝固、循环不畅。同样地,气也需要温暖的环境来推动其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 岐伯说:气血之间的关系如同阴阳一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气偏盛则血少,血虚;血盛则气少,气虚”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这里的“气偏盛”和“血盛”并不是指气血的绝对量增多,而是指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失衡。在中医看来,气血之间需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才能确保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当“气偏盛”时,并不意味着气的总量过多,而是指气的功能过于亢进,或者相对于血来说,气的力量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下,气可能会过度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液消耗过快,从而出现“血虚”的现象。血虚时,人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滋养,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 相反,当“血盛”时,也并不意味着血的总量过多,而是指血相对于气来说过于充盈,或者气的功能相对不足。这种情况下,血虽然充足,但由于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减弱,血液的运行可能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从而影响到全身的气机运行。此时,人体就会出现“气虚”的表现,如气短懒言、乏力自汗、精神萎靡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理论中的“血虚”和“气虚”并不是孤立的概念,它们往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脉象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调整气血的平衡状态。 此外,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的是,气血的平衡状态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饮食、情志、劳逸、环境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饮食均衡、情绪稳定、劳逸结合以及避免过度暴露于寒冷或炎热的环境中,以维护气血的和谐与平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