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第127章 由拒绝“父传子”引发的连锁反应(上)
藩镇节度使作为分管一方的最高军政长官,位高、权重、责任大。查一下唐时节度使名单就会发现,那些在赫赫有名的战将,如王忠嗣、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安禄山、史思明等都曾担任过节度使。</p>
如此重要的岗位,其人选历来由皇帝亲自选定,并颁发代表节度使身份的旌节。开元年间,节度使之间经常互相轮岗,目的是防范他们久居一地形成派系。天宝以后,玄宗怠于政事,节度使往往十数年不调整,这才导致安禄山坐大。但即便是在安史之乱后纲纪紊乱之际,节度使的任命权,至少从形式上看仍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p>
这一规矩延续至代宗任职的最后一年,也即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被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破坏。他病故后把位置私下传给了自己的侄子田悦,代宗迫于形势予以承认,由此开创了节度使世袭制的先例。</p>
田承嗣活了八十多岁,挑逗了代宗十几年,代宗对他反复容忍,双方虽然龃龉不断,甚至还曾有过武装冲突,但仍维持着名义上的君臣关系。</p>
田承嗣死了,他侄子愿意当节度使就当吧,反正如果不让他侄子当,换上个别人说不定还会引发战乱,魏博可是老田家经营了几十年的地盘,朝廷派过去的人根本没办法在那里立住脚!</p>
这一妥协引发了一系列的破窗效应,与田承嗣同一时代的节度使还有成德李宝臣、淄青李正己,也都到了即将归天的年龄。田悦继任让两人欢欣鼓舞,既然老田的位置可以传给后人,我们的位置也应可以!</p>
谁知就在他俩病重之际,那位好说话的皇帝代宗先他们一步而去,换上了强势果决的德宗。谁当皇帝对他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新上任的皇帝,他居然拒绝承认节度使世袭制这一套!</p>
建中二年(781年)一月,李宝臣病故。临终前,李宝臣也想向老田学习,把节度使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李惟岳。</p>
不过成德军镇的情况与魏博不太一样,魏博完全由田氏当家,除了田悦,田悦的叔父田庭玠,以及田承嗣的十一个儿子均在魏博执掌兵权,势力非常雄厚,在魏博说一不二。</p>
而李宝臣虽也经营成德多年,但他手下许多老资格的将领都跟他一样出自胡人,生性桀骜不驯,不像老田家队伍那么好带。加之他的宝贝儿子李惟岳又远不如田悦优秀,想让儿子顺利接班,除了过朝廷这一关,还得先把那些不太听话的老家伙除掉,给他儿子创造个相对安全的权力环境。</p>
于是他以开会、喝酒为由,将成德十来位名高望重的军中宿将诓骗过来悄悄杀掉。可怜这些人跟随李宝臣征战多年,至死都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p>
经过一番折腾,成德的高级将领被杀的只剩下易州(今保定易县)刺史张孝忠、兵马使王武俊两人。</p>
张孝忠,别名张阿牢,生于开元十八年(730年),时年五十二岁,奚人(古时生活在东北的少数民族)。为人谨慎稳重,骁勇善战,长年率军驻防易州,用以防备北面的卢龙节度使朱滔,在军中很有威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