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第32章 一代女皇之华丽转身(下)
【04】公开决裂,得偿所愿 摊牌的时刻终于到了! 九月初一这天,皇上召见长孙无忌、李世积、于志宁、褚遂良四人入内殿议事。 褚遂良对长孙无忌等人说:“皇上叫我们,一定是为了废立皇后一事。皇上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抗命必死。长孙太尉是皇上的亲舅舅,李司空是国家元勋,我不能让万岁染上杀害舅舅和功臣的恶名。我禇遂良起于草莽之中,没为国家立下任何功劳却位居宰辅要职,况且还有先帝托孤之恩,如果我不以死抗争,将来酒泉之下该如何面对先帝。届时诸位千万不要说话,抗命不遵的罪名请由我一人承担” 李世积不想卷入宫廷内斗,便以生病为由请假不去,长孙无忌等三人奉诏进入内殿。 李治开门见山的说:“王皇后一直没有子嗣,我打算改立武昭仪为皇后,你们看怎样?” 褚遂良抢先答道:“皇后家出名门,是先帝为陛下所选。先帝去世前曾握着陛下的手对臣说‘我的儿子和儿媳今天就拜托给你了’,这句话陛下当时也听到了。从未听过皇后犯下什么过失,怎能轻易就废除!臣实在不敢遵从陛下,而违抗了先帝的遗命!” 李治的脸当即沉下来,没说一句话拂袖离去。 第二天,李治再次召见他们。 武则天清楚丈夫李治耳根子软,担心又被他们几个说服,便亲自出面坐在帘幕后旁听。 这次褚遂良仍旧带头放炮,义正辞严的说:“陛下如果真想改立皇后,也应在天下名门望族中遴选,为什么非要立武氏!她可是先帝的嫔妃,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如何隐瞒的住。万代之后,世人该如何评价陛下!愿您三思!臣忤逆陛下,实在是罪该万死!” 话音刚落,褚遂良将笏板用力扔到台阶上,解掉头巾叩头不止:“这官我不当了,请您准许我辞职返乡。”由于动作过大且用力过猛,褚遂良的额头上满是鲜血。 李治看着如同泼妇般撒泼耍赖的他,气的浑身直打哆嗦,斥令左右把他拖出去。武则天再也忍耐不住了,从帘后厉声喝道:“为什么不把这个逆臣杀了!” 长孙无忌冷冷答道:“遂良是托孤重臣,有罪不可加刑。” 而于志宁则跪在地上一声不敢吭。 韩瑗、来济都以长孙无忌马首是瞻。得知此事,也先后上奏力谏。这下宰相班子里,除李世积没有表态外,其他所有人都站在了李治的对立面。 他们都觉得从谏如流的李治仍会像往常一样,按照他们的意见来,可谁知这次李治却铁了心的不予采纳。 过了些日子,李世积因事求见。李治借机询问:“朕准备改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他们都认为不妥。褚遂良是先帝临终前特地交代要重用的臣子,难道朕立皇后的事就要因此搁置吗?” 李世积思索片刻,缓缓答道:“换不换皇后、换谁当皇后,这是陛下您的家事,又何必去征求外人看法!” 李治犹如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 李世积在朝中地位仅次于长孙无忌,且长期执掌兵权。虽然也是托孤重臣,但他不像长孙无忌、禇遂良那样,成天以长辈自居。对李治,他从来都是尊重有加。 有了李世积的支持,李治心里沉稳了许多,终于下定了废后决心。 在不久后的一次朝会中,文武群臣刚刚排好班次。许敬宗大步出列,按照武则天事先交代,朗声说道:“种田的农民多打了几斛麦子都想着要换个媳妇,何况是一国之君!再说皇上换不换皇后与臣子何干,我们有什么资格对此事议论不休。” 群臣谁也不傻,当然清楚许敬宗公开说出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也都清楚给他撑腰的是谁! 看到高宗李治以这种方式表明态度,谁还敢再有异议呢!形势开始向着有利于李治、武则天的方向发展。 九月初三,褚遂良因咆哮宫禁,有失人臣礼仪,被免去宰相职务,贬为潭州都督。 十月十三日,王皇后、萧淑妃同时废为庶人,罪名是意图毒杀皇上。她们的父母子弟一并除名、流放岭南。 十月十九日,高宗亲笔写下诏书,公告天下:“武氏门庭显赫,当初因才行选入后宫,德行誉满宫闱。朕做太子时,承蒙先帝恩准,得以服侍身旁。先帝了解她的为人,把她赏赐给朕,可立为皇后。” 这话说白点就是,她虽是老爸宫里的嫔妃,可老爸把她赐给了我。 十一月初一,司空李世积携玉玺,代表朝廷正式颁授武则天为大唐皇后,文武百官于肃义门朝见。 经过漫长的煎熬等待,武则天终于得偿所愿,靠着权谋与坚忍,实现了从一名比丘尼到皇后的华丽转身! 人的机遇一方面来自命运垂青,一方面得益于个人努力!每个人在他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机会,能否牢牢把握并因势利导,则完全取决于个人。 王皇后创造了李治与武则天见面的机会,但如果武则天没能好好把握,那么结局定将是另一种局面。 当我们身处低谷时,要做的除了忍耐就是忍耐! 先生存下去,再静待花开! 【05】要做就做绝,不留任何后患 武则天上位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韩瑗、来济两个政敌请功,对高宗称:“当初他们反对立我为宸妃,是忠心为国,理应予以褒奖。” 这并不是武则天大发善心,以她的性格又怎会忘记这些人当初在高宗面前如何贬损自己。她要慢慢清算,只是当前时机还不成熟,先让他们放松警惕而已。 有了胜利者的狂欢,势必会有失利者的落寞! 当武则天春风得意时,王皇后、萧淑妃正关押在冷宫里度日如年。 一天,李治在政务之余突然想起了她们,于是信步来到幽禁她们的宫室探望。 但见大门紧锁,密不透风,只在高墙上开了个递送食物的小孔。 想起与她们曾经的岁月,李治不禁有些伤感。 他隔墙喊话:“皇后、淑妃,你们在吗?” 许久,里面传出王皇后哽咽的声音:“妾等已被废为婢女,哪里还敢配得上这个尊称。您若还念及往日情份,让我们重见天日,就请您将此院改名为回心院。” 李治心软,最见不得生离死别,当即许下诺言:“你们放心,朕自有安排。” 可李治不知道,他此刻所说的每句话都被身边随从如实报告给了武则天,这番怜悯反而成了压死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武则天得知丈夫对这两个女人依旧余情未了,怒火几乎烧炸了她的胸膛。她立刻叫来亲信,告诉他们先将王皇后、萧淑妃痛打一百杖,再斩断她们手足放入酒瓮中,咬牙切齿的交代道:“给我把这两个老太婆的骨头都醉透。” 数天之后,受尽非人折磨的王皇后、萧淑妃悲惨死去,尸体又被挫骨扬灰。 临死前,萧淑妃大声诅咒:“阿武,你个妖精,愿来世我为猫、你做鼠,生生世世咬死你!” 自此开始,武则天严禁宫中养猫。后来,她曾多次梦见王皇后、萧淑妃,披头散发、浑身鲜血的向她扑来。为了逃避恶梦干扰,她大多时间居住洛阳,终身不敢再回长安。 除去了两个情敌,下一步就是解决掉长孙无忌这几个托孤重臣。 武则天也知道,这些人都是跟随太宗很长时间的老臣,在朝中的势力与威望都很高,就是身为一国之君的丈夫也不敢轻触其锋。 她与李治不能公开出面与之为敌,必须找几个心肠狠辣的人替他们出头,而最好的人选非许敬宗、李义府莫属。 许敬宗是前朝老臣,人虽圆滑却还有些操守和能力。李义府则纯属见利望义的小人,生就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脸上始终挂着招牌式的微笑,与人说话态度亲善,让人感觉谦恭有礼,内心却极为狡诈阴险。了解他的人都说他笑里藏刀,又因他看似无害、实则害人,形象的称呼他为“李猫”。 李义府自然清楚,他在武则天心中就是一条咬人的狗,既然是狗,就要发挥好狗的作用! 他先是提议废掉由王皇后所立的太子李忠,改立武则天之子李弘为皇太子,接着便将阴冷的目光锁定在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和来济身上。 长孙无忌是皇帝舅舅,又是开国功臣之首,自然要放到最后再收拾。于志宁看似中立,实际上也站在长孙无忌这边;柳奭是王皇后亲舅。这两个人搂草打兔子,也不能放过。 显庆二年(657年)七月,许敬宗、李义府诬陷韩瑗、来济与被贬为桂州都督的褚遂良私下联络,图谋不轨。 朝廷未经核实便予采纳,下诏把韩瑗贬为振州刺史、来济贬为台州刺史,终身不得入宫朝见。将褚遂良贬为爱州(越南清化)刺史,柳奭贬为象州刺史。 褚遂良到爱州后还曾上表为自己辩解,无非又是援古引今,恳请李治看在先帝面上予以宽恕。 李治早对他动辄搬出自己老爸的做法深恶痛绝,根本不予理会。于是,这个大书法家、贞观年间的能臣,在烟瘴之地郁郁而终。 不得不说,禇遂良是个有操守、有能力的正直臣子,他的错误只在于认不清形势,太爱管闲事,非要把自己卷进皇帝的家务事中。人家长孙无忌好歹是李治的舅舅,外甥换皇后,人家还有发言权,你只是一个大臣,又何必冲到前面呢? 韩瑗、来济退出,武则天的亲信许敬宗、杜正伦分别接任侍中、中书令,长孙无忌被彻底孤立。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洛阳人李奉节奏告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结党营私。李治下令让许敬宗调查,许敬宗借机构陷韦季方与长孙无忌欲图谋反。 李治开始并不相信,但许敬宗仅用几句话就说服了他。 许敬宗说:“长孙无忌跟随先帝统一海内,做了三十年宰相,天下人都畏服他。倘若他心怀不满振臂高呼,您派谁来抵挡。他是当世奸雄,能量之大堪比王莽、司马懿。如果不早点决断,将来一旦有变,恐怕悔之莫及。” 许敬宗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深深触动了李治,做皇帝的有谁不担心手中权力会被他人抢走,哪怕这人是自己的父子兄弟也不会放过! 四月二十二日,高宗下诏免去长孙无忌太尉官职,改任扬州都督,仍享受一品官职待遇。 挪走了长孙无忌,许敬宗接着奏告:“褚遂良、柳奭、韩瑗参与长孙无忌谋反,于志宁也曾依附长孙无忌。” 谋反是抄家灭族的大罪,武则天不仅仅只是想把他们撵出朝廷那么简单。既然脸都已经撕破了,那就索性把事做绝。免得日后他们翻身,给自己留下无穷后患! 因褚遂良已死,被追削官爵。韩瑗、柳奭、于志宁则被免为庶人,关押起来等候治罪。 长孙无忌被押送黔州,其子长孙冲等人流放岭南。褚遂良之子褚彦甫、褚彦冲流放爱州,途中被杀。 七月份,诏令李世积、许敬宗重新调查长孙无忌谋反案。 许敬宗派人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于是这位开国元勋、皇帝李治的亲舅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在落漠无奈中用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性命!英雄一世的他,不知在临死前是否后悔当初坚决拥立李治为太子的决定。 柳奭、韩瑗于贬所问斩。长孙、柳、韩三家抄没,所有近亲流放岭南为奴。 自此,太宗为李治留下的政治遗产遭到彻底清除,权力重新回归高宗李治手中。 至于李义府,在完成了他“忠犬”的使命后益发猖狂。 李治不过是在一次朝会中婉言提醒他收敛一些,他竟仗恃背后有武后撑腰,公然顶撞李治。这下连武则天也救不了他,在丈夫和鹰犬之间,她自然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李义府于是被判流刑,举家发配嶲州,忧愤而死。消息传来,天下之人无不举手欢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