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后我美食全图鉴了第139章 卖豆腐
“你这人真是横着来的,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县衙不是爹娘让谁去谁就能去,你当时也见着了,人周大人要的就是老二的手艺。要怪就怪我不会做木工,没那本事。” 宋金说着说着脾气也上来了,开始口不择言。 “要怪就怪你跟错了人,我就是个没本事的。” 眼看着夫妻俩越说越不着调了,看着这夫妻俩吵架的闹剧,宋致发话了:“行了,要吵回你们屋里吵。” 宋金还是怕父亲的,再次警告的看了小黄氏一眼,闭了嘴。 夫妻俩跟斗鸡眼似的闹了这么一场,又相互不说话了,谁也不理睬谁。 宋金的心里是真的觉得这个官就该是二弟当,他没有宋良的手艺,那箭弩本就是二弟做的,而且他的头脑也不灵活。 宋良也很尴尬,他没想到家里为他当官的事儿闹成这样。 他很想开口说要不他不去了。 可见识过外头的世面,他怎么甘心回到小小的桃花村。 何况这逆天改命的机会,宋致也不可能让他错过。 宋家难得的低气压,一向和睦的家庭氛围也僵持住了。 虽然吵架的事儿过去了,这场风波看似也已经过去了,可大家都知道这问题的根本要是不解决,就过不去。 好几日了,夫妻俩谁也没理谁,而小黄氏一个人孤立了所有人。 三娘很是头疼。 她喜欢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一起生活,像现在这样的家庭氛围让她浑身难受。 宋良前两日已经去县衙里报到了,算是暂时躲过一劫。 而余下的人就不好过了,甚至都不敢在家大笑。过去的欢声笑语沦为了泡影,一去不复返了。 看着大哥像条鱼一样,来回地被煎熬着,三娘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其实都是穷惹得祸啊! “小姐,吃吗?”小翠见三娘愁眉苦脸地打开随身携带的荷包,从里面掏出来一小把炒货。 这是翠珠给她的,两个小姑娘经常一起分享小零食。 三娘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包炒的焦香的豆子。 “不用了,你吃吧。”三娘轻轻的把小翠的手掌往回推了推。 这种炒豆子虽然炒的焦香,可吃起来非常的费牙,经常崩得她牙疼。她不爱吃这东西。 突然,她的手僵住了,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 对呀,这豆子可是好东西呀。 这种豆子就是三娘口中的大豆,家里的豆油就是用这种豆子榨出来的。 大豆的好处多多了,除了可以榨油,还其他更多的吃法。 以前她曾听过一个笑话,天底下最划算的就是卖豆子了,豆子可以变成豆芽、豆腐、豆腐脑、豆浆、豆腐皮、豆干等等,经过发酵又可以变成豆豉和腐乳等。 突然三娘觉得她想到点子了。 她在饭后人齐了的时候,跟大家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三娘提议:“要不从奖赏的银子里拿出钱,给大哥大嫂租赁一个铺子吧。” “好好的怎么想着开铺子。”李氏不太同意,这钱要是留着生活,够他们一家人吃好久了。 “这个铺子卖的可不是普通的东西,它的原材料价格非常的低廉,就是粮铺里价格最便宜的豆子。”三娘把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 “大哥大嫂可以开一个夫妻店,店里可以卖很多豆子做出来的吃食。就说我们吃过的豆芽,还有把豆子磨成浆,经过加工可以做成的豆腐、豆腐脑、豆浆,这煮豆浆上会出现一层豆腐皮,也可以卖。” “豆腐还能做成豆干、腐乳等等,经过发酵又可以豆子又可以变成豆豉,好处多多呀。” 三娘越说越激动,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行。 “就是辛苦了点。”三娘补充道。 宋致沉思良久,转过头问见过世面的张大叔:“张老弟,你觉得三娘这个想法可行吗?” 张大叔点点头:“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还得仔细规划一番。” 小黄氏本来冷着脸听了三娘的计划,又听公公说的像是有戏,瞬间觉得心头都火热起来了。 她恨不得属于他们的铺子马上开起来。 她迫不及待地开口:“我不怕辛苦。” 但很快一盆冷水就将她泼醒。 让小黄氏没想到的,是最先跳出来反对的是她的傻相公:“不行,不行,这不就分家了吗?我不要分家。” 分家?她没想过分家呀。 小黄氏一直知道自家相公是老大,往后公婆年纪大了也是跟着他们的。现在的习俗都这样,她也愿意伺候公婆。 她没想过要分家啊,公婆开明不大管他们房里的事,反而对她和孩子都颇有照顾,她也感激公婆。 只是这日子越过越没盼头了,相公没个正经的活计,天天窝在家没有收入,虽说吃喝不愁,可手里没有钱银,她这心总是放心不下的。 他们也就这样了,可她的孩子呢?不给他攒点家底,她如何能心安呢? 眼看着家里老二虽然越过越好,她这心里就平衡不了。 这种恐惧和嫉妒心理让她不再畏惧公婆的权威,一心想为自己这一口气。可若像小姑子说的家里出钱给她们开一家店,那日子不就越过越有盼头了吗? 即使铺子的大头要交给公婆,可只要给她分上那么一点点利,她也愿意辛苦一场。 这铺子若是开个十几年,到时候孩子也大了,那他们夫妻俩只要勤奋点,何愁不给孩子攒下家底。到时候儿子娶媳妇儿的钱也有了,做父母的不就盼着这些吗? 这时,宋致开口了:“我和你娘都还在呢,当然不分家。那既然家里还没分家,这铺子就不能归老大一家所有。” 宋致是公平的大家长,他一向认同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家人若是不能一碗水端平,很容易出现嫌隙。 “大伯?”三娘有些疑惑,却没有随便插嘴。 不过宋致并没有不让开店的意思,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铺子可以交由老大两口子经营,但是收益得交六成到中公由我和你娘管着,你们日常花费的账都从中公里走。” 这样的结果比小黄氏预想的要好很多,她的脸色肉眼可见的好起来。 她原想着有一成做为私房钱就已经不少了,没想到居然有四成。 定下章程后,这事儿就得赶紧办了。 家里在县上也算是有了些人脉,租铺子的事就交给宋良。 宋良很快便办好了,定下来的铺子是一个带着小院子的商铺,每个月三两租金。 小黄氏心疼的嘶了一声:“这么贵。” 她有些退缩了,这得卖出多少才够付租金呀!若是铺子开不成,或者收成不好,那这些钱不就打水漂了。 宋良特地趁休息时间跑回来一趟,就是怕别人传话说不清楚。 他解释道:“这已经是很公道的了,你们开铺子不能每日家里铺子来回跑,还可以住在店面后的小屋子里。” 最后还是宋致和张大叔跟着去看了铺子,看过铺子的地段和布局,又确定价格公道后才敲定下来。 倒不是不信老二说的,只是宋良自己也没做过生意,往前数十几年都呆在村里,见识也不多。 付过租金后,他们又按照三娘得意思定做了石磨,又打了许多做豆腐的磨具,大大的木桶等家什。 三娘花了十几天教大哥两人这些手艺,确定他们都较为熟练后才离开。 宋家一向是老实本分的农家,没出过商户。 对经商开店这些完全没有头绪,张大叔却是个中好手。在张大叔的指点下,宋金两口子在试业期间也逐渐像模像样起来。 正好小侄子也大了些,小黄氏忙着店里的生意也顾不得他,直接把儿子丢给他祖母。 如今家事不用李氏操心,她倒是过上了饴儿弄孙的日子。 三娘让宋金两人把铺子一分为二,一边是大哥卖豆腐,还有炸腐皮,豆泡,豆芽等豆制品,而大嫂在旁边摆小吃摊,卖豆花豆浆油条等早点。 因为是县里独一份,生意真的不错,不过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