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第241章 悄然出兵夺取荆州
然而谁都没注意到,孙权举杯畅饮之时,却有一抹阴霾,掠过他的眼底。 那目光,却是如鹰隼般犀利! 透出一股,不可一世的霸气! 消息未过三日,便传遍了大江南北。 北有袁绍,割据河北。 中有曹操,据守许都。 南有孙权,龙盘虎踞! 而在这三股势力的中央地带,陈翊的大旗,也在迅速崛起! 短短数月,他便席卷了豫州,占据荆襄,将一州之地,尽数收入囊中! 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但凡略有势力的诸侯将领,无不对这个“豫州霸主”,投以忌惮和警惕的目光! “主公,何事如此开怀?”郭嘉不解的问道。 “哈哈哈,无事。”陈翊摆摆手,掩示过去。 他环视帐中众将,豪情万丈道:“诸位都是人才,跟随我陈某,必能成就一番不世之功!” 话音落下,帐中气氛顿时变得热血沸腾。 典韦挥舞着八百斤重的双龙戟,豪迈道:“主公,只要有我典韦在,保证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赵云长身而立,银枪在手,英气逼人:“主公,末将愿为您披荆斩棘,扫平四方!” 就连一向沉稳的荀彧,此刻也按捺不住,慷慨陈词:“主公仁德,必能安定天下!我等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时间,众将领齐声高呼:“誓死追随主公,共创千秋伟业!” “好,好,好!”陈翊连连点头,志得意满。 他缓缓起身,负手而立。 “诸位,眼下豫州已定,根基稳固。接下来,我们还需谨慎行事,不可操之过急。” 众人闻言,神色肃然。 “如今曹操虽败,但其势力犹在。北有袁绍虎视眈眈,南有孙权蠢蠢欲动。我军处在三方之中,更需谨慎啊。” “主公教训的是。”众将恍然大悟。 “那依主公之见,我军接下来该当如何?”郭嘉问道。 陈翊沉吟片刻,正色道:“巩固根基,积蓄实力。严守疆土,静候时机!” “主公英明!” 众将纷纷拜服。 而另一边,朝廷的风云变幻,已是走向失控的边缘。 自从董卓叛走,朝中大权渐失。 曹操一度入主许都,号令天下。 可自从徐州一战,他便暂时按兵不动了。 而北方的袁绍,也在蓄势待发,虎视眈眈的盯着中原。 更有南方的孙权,时刻准备伺机夺取江东之地。 朝廷上下,都已经是一盘散沙,各怀鬼胎。 皇帝刘协,此刻正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一脸的忧心忡忡。 “陛下,您又在为社稷担忧了?”太师缓步走了进来。 “唉”刘协长叹一声,在御座上瘫坐下来。 “太师你看,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朝廷,已是岌岌可危啊” 王允闻言,也不禁唏嘘。 “陛下言重了。虽说局势艰难,但臣等还在。定会为陛下分忧,力挽狂澜的。” “哼!”刘协冷哼一声,“你们能做什么?董卓作乱时,你们在哪里?曹操专权时,你们又在哪里?” 一席话,直指朝臣无能,令在场众人脸色尴尬。 “现在朕不得不龟缩在这弹丸之地!” “陛下息怒。”王允叹了口气,“臣等虽力有未逮,但也绝非不忠不义之徒啊。” “行了!”刘协摆了摆手,“你们下去吧。朕要独自静思片刻。” “臣告退” 待群臣退下,刘协独自在御书房中,久久不语。 许久,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面露忧色。 “天下将乱啊” 虚弱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宫殿中,悠悠不绝。 孙权的野心,自然也传到了陈翊耳中。 “陈将军,属下探得南方孙权有东征之意。您看”探子小心翼翼的禀报。 陈翊闻言,却是不以为意。 “无妨。那孙权虽有野心,但也不得不防备曹操、袁绍。他暂时还翻不起什么大浪。” “来日方长,我们且静观其变。待他们三方势力相互厮杀,损耗殆尽之时” 他唇角微扬,透出一丝志在必得。 “那便是我们的机会!” “主公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我等佩服!” 陈翊满意的点点头。 虽说他如今根基稳固,声势正盛。 眼下当以稳扎稳打,韬光养晦为上。 “诸位,我们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一番话,掷地有声,令人热血沸腾。 因为他的愿力马上就要过亿了,商城的升级必定会为他带来更多的好处。 在陈翊整顿荆州和豫州的同时。 曹操自从徐州一战大败,便在许都,按兵不动。 然而探子来报,说曹军正暗中集结,意欲再图中原。 对此,陈翊却是不以为意。 “曹贼初尝败绩,必然要养精蓄锐一番。我军但凭险固,无需与之硬拼。” 陈翊知道那书信上面的盟约只是一纸空谈,他们早晚都会翻脸。 “主公英明!”众将佩服不已。 相比之下,北方的袁绍就没这般淡定了。 “混账!都是废物!”他在帐中气急败坏,破口大骂。 堂堂大军,竟被陈翊的杂牌军打得溃不成军。 颜面何存! “主公息怒。”田丰等谋士出列劝道:“我军虽败,但根基犹在。不如暂避锋芒,来日再战。” “对!主公切莫心急。”审配也附和道:“陈翊虽然得势,但北方并非他的根本重地。我军若能坐守冀州,定能扭转颓势。” “也罢。”袁绍冷哼一声,“本将军就让那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再猖狂一阵。日后必叫他有来无回!” 帐中气氛一时凝重。 众人知道,这位主公可不是好惹的主。 另一边,南方虎踞的孙权,却是胸有成竹。 “主公,可要悄然出兵,夺取荆州?”周瑜低声问道。 孙权悠哉道:“不急。那陈翊的荆州,已经稳定了下来。我们不如隔岸观火,伺机而动。” 他负手而立:“曹操绝对不会容忍一个贼子和他谈什么合作,待他们败俱伤之时,我军再长驱直入!” “主公英明!”群臣纷纷称颂。 孙权唇角微扬,透着一股志在必得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