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第243章 请官家允许臣等为君分忧
这么大的利益,让他们拱手让给那些小老百姓? 想屁吃呢? 当然了,那个地方再好,他们自己也肯定是不会去的,因为那里远离中枢。 但这并不是个大问题,他们自己不去,可以安排家族其中的一个分支过去啊。 到时候家族的主支在中枢搞权,分支在天边搞粮食,而且粮食吃不完了还能换成钱。 将来这么一结合,嘶不对不对,自己只是想多口饭吃而已,怎么会有坏心思呢?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当刘禅亲口承诺了免税三十年之后,张俊用了好大的力气,才压下了激动的心情,然后尽量平静的说道: “官家,自古以为百姓迁移到外地之后,不论朝廷照顾的多么精细,都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忍言之事。 一旦类似的事情发生的多了,轻则引起百姓集体返迁,重则更是会引起叛乱。 臣以为,此事不可不查啊!” 张俊这么说完了之后,刘禅果然一副被吓了一跳的样子。 “啊? 还会这样吗? 那爱卿可有什么好办法?” 见官家竟然称呼自己爱卿了,张俊激动的泪都快下来了。 然后,他顺势掐了自己一把之后,泪就真下来了。 “回官家,臣祖籍凤翔府,自靖康国变之后,臣便再未饮过家乡之水。 臣没想到,过去了这么多年,官家竟然从未忘记过臣等的思乡之情。 您允许臣等以七折的价格在北方购地,臣等全都铭感五内,只恨不能立刻战死沙场以报答官家。 所以,这一次南迁安南及蒲甘,臣请官家允许臣等身先士卒,为君分忧。” 张俊这么一说,刘禅感动的眼泪都下来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一边擦泪,一边说道: “众卿尽忠报国,朕为你们着想本是份内之事,从来没想过让你们报答。 可是,爱卿的忠君之心,真是让朕感动啊。” 又擦了一把眼泪之后,他才终于控制住了情绪,然后接着问道: “爱卿准备怎么为朕分忧?” “臣有一族弟,一直在家操持农事。 臣想让他带领其一系族人到升龙去为官家种粮,以报答官家对臣的大恩,还请官家允许!” 张俊说完了之后,刘禅还没说话,大臣们已经在心里骂开了。 好你个不要脸的张俊啊! 怪不得你这一次出列的这么快,原来是操着这个心呢。 占城虽然是占城稻的原产地,但升龙的环境跟占城基本是一样的,而且升龙做为李朝曾经的都城,各方面设施是最完善的。 占城、蒲甘、升龙这三个地方如果排个序的话,升龙毫无疑问排第一,占城排第二,因为这俩地方不仅粮食产量高,关键他还有出海口啊,运粮也方便。 相比之下,蒲甘因为位置以及交通的关系,则只能排第三。 你张俊口口声声要报答君恩,其实给自己家族选了块最好的地,真特么不要脸啊。 但这会儿也顾不上骂张俊了,再不快点儿的放,好地儿都被挑完了。 于是,大臣们便开始一个个的出列,表示自己家族中也有专门操持农事的专家,可以拖家带口的过去为朝廷种粮。 大臣们出列说的时候,刘禅只是一脸欣慰的看着他们,不时的勉励几句,而旁边的刘童博却是记录记的手都酸掉了。 这一记,就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记完了最后一个人。 看着刘童博手里厚厚的一摞纸,刘禅感动的泪又下来了。 “诸位爱卿,真是让朕太感动了! 众位爱卿如此主动为朕分忧,朕也不能让你们失望。 那就还跟之前一样,这几个地方的地,到了之后就还有你们先挑。 你们挑完了之后,朕再安排其他的百姓。” 这一下子,大臣们更激动了,喊官家圣明的声音,差点儿没把屋顶给掀了。 等安抚住了激动的大臣之后,刘禅才又看向了赵鼎。 “爱卿,你的方案说完了没有?” “回官有,还没有呢!” 一听赵鼎后面还有话,大臣们一个个都傻了。 怎么还有? 后面不会还有后招吧? 一想到这个,大臣们一个个都忐忑不安的看向了赵鼎。 而赵鼎却像是没感觉到这些目光一样,拱手继续说道: “官家,安南及蒲甘两地不仅土地肥沃,而且远离其他国家,正可做为我大宋未来的粮仓。 因此,臣以为百姓们迁移过去这后,朝廷当在安南及薄甘两地多设粮仓,用以收储粮食。” 听到这里,大臣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还以为赵鼎要阴他们一把呢,原来就是设个粮仓啊。 这本就是应有之意嘛! 看来是我们误会了赵相啊,赵相真是个为官做主的好官啊。 果然,他们在心里夸着赵鼎的同时,刘禅也是欣慰的说道: “爱卿此言实乃谋国之言啊,朕准了,就这么办!” 然而,就在这时候,赵鼎却又接着说道: “官家,臣还有一言没有讲完呢。” “哦?还有啊?那爱卿继续说。” 他一说还没说完,大臣们的心又给吊了起来。 于是,在他们又一次的忐忑不安之中,赵鼎继续开口说道: “官家,以安南以及蒲甘之地的条件,只要百姓们迁移过去了之后,粮食必然会迎来大丰收。 但是,臣就怕丰年闹粮荒啊!” “嗯? 什么意思?” “回官家,据臣所知,这些年来已经发生过不少次了。 每到丰年之时,各地的粮商们就会拼命的压低粮价,百姓们无奈之下要么把粮存在家中,要么就只能贱卖。 最终就会导致百姓们辛辛苦苦一年,却根本存不了多少钱。 当然了,以前这种情况虽然发生过多次,但并未造成太过严重的影响。” 赵鼎说到这里,有些大臣们脸色已经不对了。 但刘禅只当没看见,只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赵鼎。 “哦? 这是为什么?” “回官家,这是因为之前百姓们每年的收成有限,留足了自己的吃用之后,其实存不了太多粮食。 因此,就算贱卖,其实也亏不了太多的钱。 但是,安南和蒲甘之地不一样。 这些地方不仅一年三熟,还产量极高。 如果再有商人压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还请官家明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