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还钱第805章 五年
时光荏苒,很快,五年时间过去了。 在这五年里,楚默全力征调倭国百姓,几乎将三座金矿全都挖空。 而整个倭国百姓,也由全盛时期的接近400万人,一下子降到了如今的不足150万人。 且其中绝大部分的都还是女人和小孩。 而倭国的那些男子,基本上全都累死在了矿坑当中,真正剩下的,早就已经十不存一。 面对如此的暴行统治,在这五年时间里,倭国百姓自然也组织了不少次的反抗。 只不过,由于冈田·松下生的严密监控,且有倭人叛徒的出卖,所以,这些想要反抗的倭奴,往往念头刚起,就会被人举报,从而被李君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血腥镇压。 一开始的时候,倭奴当中也有不少血性儿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高强度的劳作,以及各种的叛徒细作层出不穷,慢慢的,这些为数不多还拥有血性的倭人就被李君羡剿杀干净。 当最后一个带有些许血性的倭奴倒在了李君羡的屠刀之下后,整个倭岛就再也没有发生一起暴动。 倭奴们好似全都认命了一般,任由冈田·松下生和倭人走狗们的驱使,不再反抗。 而那些倭人女奴,见倭人男奴的数量日益减少,就慢慢的将主意打在了天朝军队的那些士卒身上,使尽浑身的解数对他们进行勾引。 对此,楚默等一干官员全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他们对于这些士卒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绝对不能将种子留在倭岛之上。 若是有人胆敢违反了这条禁令,那就要做好成为倭奴的准备,并且,他们的子孙也都会和倭人一样,生生世世在这岛上为奴,永无翻身之日。 因为有了这条禁令,所有楚默麾下的士卒都十分谨慎,尽量不将自己的种子留在倭岛。 即便有时候一时失误,也都会在发现之后,立马处理。 不仅如此,在这五年当中,楚默除了挖空倭岛之上的各类矿产外,还下令建造了大批的战舰和补给船只。 除此之外,他还让李君羡时不时的就带领舰队,前往周边的小国进行劫掠。 而劫掠的目标,除了各种物资和财物之外,最多的就是人口了。 他将这些劫掠来的人口,全都扔到了矿洞当中,和那些倭奴一起,进行劳作。 完完全全就是将自己的舰队当成了海盗来用。 对此,周边的一些小国皆是叫苦不迭,纷纷向大唐递交国书,要求李世民出兵。 而此时李世民的大唐与楚馨的大周,在经历了各族入侵之初的慌乱之后,便直接选择了联手,已然将周边的异族消灭的差不多了。 首先,在贞观三年的时候,李世民派出李靖,与楚馨组成联军,一路北上,打掉了突厥王帐,直接将突厥赶到了西伯利亚,赶过了安加拉河。 战争足足持续了一年,整个突厥部落除了部分提前逃走的突厥人外,基本算是灭族。 之后,双方又同时调转马头,直接对刚刚统一的吐蕃王朝进行了一波奇袭。 联军兵分两路,一路高歌猛进,大周的军队一路疾驰,一直打到了班公错,最后因为天气和环境原因,造成士兵们水土不服,最后只能无奈的放弃继续追击。 而大唐的军队,则是将吐蕃的余孽赶过了雅鲁藏布江后,见大周的军队不再追击,便也在原地驻扎,修建城池,也没有继续追击。 联军将突厥与吐蕃打的几乎亡种灭国之后,剩下的,自然是要开始瓜分胜利的果实。 只不过,双方还没开始谈判,楚馨就率先撕毁协议,直接出兵,先是突袭了大唐驻守在乌兰巴托的军队,打了唐军一个措手不及,差点全军覆没。 而后又直接让驻扎在班公错的军队,沿小路跨过昆仑山,一路昼伏夜出,直接偷袭了陇右道的安西都护府。 将驻守在那里的唐军尽数歼灭,控制了整个陇右道。 至此,大唐与大周算是彻底撕破脸皮,双方开始互相攻伐起来。 由于楚馨率先发动进攻,打的李世民措手不及。 且对方的武器装备都比唐军的要先进不少。 是以,唐军基本都是被大周军队一路压着打的。 最后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将驻守在雅鲁藏布江的李靖调了回来,抵御大周军队的进攻。 李靖刚一返回,就立即集结了剑南道,关内道,一共大军,想要夺回陇右道。 对此,楚馨早有防备。 直接兵分三路,分别从陇右道、河南道、淮南道向大唐发起进攻。 由于双方都刚经历了突厥和吐蕃的灭国之战,元气都还未恢复,是以,战争之初,都只不过是在互相试探,互相牵制,并没有决一死战的决心。 而这一试探,就是三年。 双方都没有绝对把握拿下对方,是以一直拖着,都在缓慢的积蓄力量。 而在大唐与大周互相对峙的空档,独守岭南道的杨红玉也没闲着。 之前的南诏诸国联合林邑以及真腊,以楚默无故入侵为由,主动向岭南道发动攻击。 虽说后来被薛仁贵和张成贵带兵将其击溃。 可贼心不死的他们立马就改换了策略,化整为零,直接派出小股部队,绕过山川密林,从各处密道对岭南道实施报复性攻击。 一时间弄得岭南道鸡犬不宁,让杨红玉甚是恼怒。 于是,她便直接下令,再次让薛仁贵带领兵马,直接攻打南诏诸国。 又让张成贵带领士卒,攻打林邑和真腊。 有过上次进攻经验的二人接到杨红玉的命令之后,便直接带兵,仅仅只花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将南诏诸国、林邑以及真腊的军队击溃。 将他们的国王和王室成员,尽数送到了杨红玉面前,将他们的领土收入了岭南道的管辖范围之内。 当南诏诸国、林邑以及真腊被灭的消息传出,原本准备大干一场的李世民和楚馨纷纷停下了脚步,全都将目光投向岭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