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军火帝国第1324章 旧都防线
大唐帝国占领了东庆,在东庆城内的大华原住民甚至夹道欢迎,这让占领了这里没多久就成了俘虏的秦国士兵们非常不服气。 可惜他们也没机会找这些大华人问清楚原因了,他们要开拔到城外,然后老老实实的修建自己的新家——战俘营。他们必须离开营房和阵地,给唐军让出地方。 在夺取了东庆之后,唐军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全部被扫清,数十万大军已经挺进到大华旧都郊外,眼看着就要把这座人口百万的大城市占为己有。 可惜,他们遇到了麻烦!刘志安布设了大量的地雷,又重新武装了几十万的大华军,在旧都附近形成了一道屏障。 比起之前的秦军来,他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亮眼了:唐军不得不停下来等后续的扫雷部队,这给秦军争取了大量的时间。 刘志安并没有围绕着旧都建立防线,他还是尽可能的扩大了自己的防御面积,依托着旧都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防线。 这条防线长度大约为150公里,前面有大约2万枚地雷充当屏障。唐军被地雷拖延了进攻时间,让刘志安有时间修建了好几道战壕。 虽然没有钢筋混凝土碉堡之类的永备防御工事,但是秦军终于算是摆脱了野战的不利状态。 在唐军抵达之前,秦军一直都在扩建防线,把这些防线修建的越来越复杂。为了增加这些防线的“坚实程度”,刘志安还把封存的大华坦克都给搬了出来,埋在阵地上充当“碉堡”。 刘志安几乎把他手里能利用上的东西都利用上了:大唐帝国援助给赵宇的坦克里,状态好的4号坦克,因为秦国自己也在使用,所以直接就更改了涂装,配发给了部队。 因为配发部队的过程非常匆忙,这些坦克许多都只是做了一个记号,连编号都没有更改,就直接配发到了秦军部队手上。 除了这些4号坦克之外,大华还有一些豹式坦克,这些坦克当时是援助给了大华精锐,充当装甲部队主力使用的。 现在,它们都落在了秦军手中,反过来也被派发到了一线部队手中,用来当成“精锐坦克部队”来使用。 毕竟大唐帝国的豹式坦克是好东西,尽管结构复杂,可性能是真的不错。有了这些“先进坦克”,秦军装甲部队的实力多少是恢复了一些。 在4号坦克和豹式坦克之外,大华部队还装备了大量自己生产的坦克,这些坦克的性能就不怎么样了。 不过刘志安也没浪费,他把这些性能垃圾的坦克都挪到了防线上,尽可能的使用它们来加固自己的防线。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些坦克算得上是非常厉害的碉堡:它们有钢板防护,车体前面有机枪,顶端还有炮塔,比一般的碉堡可坚固好用多了。 完全发扬火力需要非常契合的地形,一般情况下刘志安只能把坦克的车体掩埋起来,只留下炮塔露在外面,这就浪费了车体上的航向机枪。 总之,在100多公里长的防线上,刘志安除了使用了地雷拖延时间之外,还把他能找到的所有的武器装备都堆砌在了自己的防线上。 除了地雷和坦克,大华部队投降秦国的时候还留下了大量的火炮,这些火炮其实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大华帝国自己使用的火炮口径比较复杂,有来自希瑞克财团的75毫米口径火炮,100毫米口径火炮,还有130毫米口径火炮和200毫米口径重炮。 另外,随着大唐帝国的援助,大华还使用了唐军的火炮口径体系:105毫米口径榴弹炮,155毫米口径榴弹炮,以及野蜂155毫米口径自行火炮和105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 唐国火炮的整体质量要比大华帝国采购仿制的火炮好出一大截,可刘志安一点儿没有嫌弃那些不好的火炮,把它们全部都推上了前线。 其中的区别就是,大唐援助的火炮精心隐蔽布置,盖上伪装网,尽可能修建火炮阵地。 而那些来自大华自制的性能垃圾的火炮,刘志安都摆在了比较明显的防御阵地上。如此布置其实就是废物利用,能打一炮是一炮。被摧毁也就被摧毁了,反正也不心疼。 如此一来,哪怕唐军再如何强大,清除地雷,干掉这些武器装备也需要时间。而刘志安在此拖延的也是时间!他只要拖延足够长的时间,秦国就可以动员更多的部队走上前线,拖延更多的时间! 总之,刘志安的疯狂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少唐军的前锋部队在吃了几次地雷的亏之后,进攻速度明显放缓了。 唐军的工兵部队一直都在后方架桥铺路,跟进的速度有些缓慢。现在一线出现了雷区,他们自然要到前方来发挥作用了。 而当唐军的一支扫雷部队出现在前线之后,秦军就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扫雷的效率。唐军的扫雷手段,许多都是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秦军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 毕竟唐军曾经也是使用地雷的行家,他们当然清楚如何快速有效的清除地雷。 唐军先利用武装直升机还有火箭炮摧毁周围的秦军阵地,掩护工兵开始作业。工兵们使用机械化的扫雷装备,在前方安装了扫雷犁的装甲车轻易的就可以开辟出安全的通道,随后唐军就以此为突破口,用扫雷火箭直接引爆两侧的地雷。 扫雷的过程惊天动地,扫雷之后唐军就蜂拥而上,对秦军的防御阵地发起攻击。秦军依托防线节节抵抗,崩溃的速度明显也慢了下来。 不过对于刘志安来说,情况还远没有到让他乐观的程度。毕竟他已经使用了地雷,在这种前提下如果还不能让唐军完全陷入阵地战泥潭,那他的付出就等于说是白费了。 渐渐地,扫清了身后所有问题的唐军开始在旧都附近集结,秦军的压力越来越大,刘志安也终于开始感受到赢安还有王洛面对的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