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喜从天降(1/1)

作者:用户淇淋

命运风水第10章 喜从天降

易隆安在学校里,除了成绩,还有其它方面,也都胜人一筹。注定是个尖子生。 高中毕业时,已经是十七八的大小伙子了。毕业之后,就是回家务农。 因为正当高中毕业的时候,高考还没有恢复呢。 回乡之后,在生产小队里做记分员。 建国初期的知识分子并不多哟,从学校回到各小生产队里,队里的文盲干部们可把这有知识的回乡青年当个宝来安排干活。 老大易隆平已经在木匠圈子里混活做了。 老二读了这几年书,用了家里的不少钱,最后还是打回原地,所以,老大易隆平觉得老二可惜了。还不如跟着自己,以手艺闯荡江湖的好,那满肚子的知识,种田又起不到作用。父辈祖上,都是一字不识之人,照样种得一手好田。 局限在当时的那个现状,确实是这样子的。白白浪费几年的读书时间,还耽误了学手艺。这是老大的想法。 孩子们在长大,家里的生活现状似乎还是那样。不管是上学的弟弟妹妹,还是做手艺的大儿子,回乡务农的老二,全家人都是早出去,晚要归的模式。 不知不觉,老大到了谈婚论嫁得年龄了。 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不成家的,哪怕是一个聋子,瘸子,也要配一个瘫子,瞎子组成家庭。 再说这老大易隆平,二十出头了哦,也该成家了。 乡村做媒的人,多得是哦。觉得哪家的姑娘待字闺中,哪家有一个小伙年龄相当,这一牵红线,十之八九成功啰。 这是那个年代的婚配文化,虽然是媒人做媒,成婚率极高。 有媒婆给易隆平牵红线,就是邻村的一个姑娘,姓蒋,名叫明菊,年芳一十八。 长江支流,汉水岸边,江南水乡之地,吃的是自种的大米,喝的是长江的河水,姑娘娃儿们,一个个都长得水灵灵的,清秀漂亮,人见人爱。 那年月的谈婚论嫁,没有那么多讲究,比清朝民国年间进了一大步,就是可以双方见面,彼此都没有反对意见就是大局已定了。 接下来就是一规一矩的三茶六礼,一个环节都不得少,直到完婚入洞房。 因为是邻村的姑娘,乡俗文化都是一样的,办起事来沟通方便。来往行走,没有障碍。 年轻男女,都是在婚后相互了解,慢慢磨合磨合。基本上都是先结婚后恋爱。 个个家庭都比较稳固,几乎没有闹离婚的。 这样的风俗背景,成家之人,个个都有幸福感。 老大易隆平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家又立业了。和大多数村庄里的婚龄男女一样,顺理成章地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生儿育女,男主外来女主内。婆媳关系磨合着过。 转眼政策刷新,老二易隆安高中毕业前后的那几年,正是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高峰期。 老二易隆安从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后,与生产队的干部打得火热,因为干部都爱惜他这个有文化的人,有点被照顾的做法。 毕业之后的第二年,生产队里得了一个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指标,全村民众,生产队干部,大队支部,都一致推荐易隆安上大学。 当时推荐上大学的最严格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成份。 父亲易万达,虽然跟乡亲们过得一样的日子,但是他为人有侠义风范,很得人缘,成份,也是没得说。 又加之易隆安的学习成绩,在学校里的时候,就是优异成绩加三好学生。 这推荐的人,虽说需要一层层审核,但是,基本上以地方第一推荐地为准,至于申报审核,都是例行公事走正常的程序而已。 易隆安稳当当的工农兵大学生一枚。 之前老大易隆平还暗暗觉得二弟委屈了,这会儿可比他自己有前途了。 做大哥的由衷地为二弟高兴。 当时推荐上大学都是以本省为框架模式。易隆安就是到省城上工农兵大学去了。 入学报到的日期马上到了,做大哥的责无旁贷地送二弟到学校。 这可是他们家的一大喜事,也是全村人的一大盛事。 小小村庄,能出一个大学生,那都是全村人的光荣。乡村民风朴实。 哎哟喂,上学的那天,全村老少都来相送,并且都带有礼物,什么花生,鸡蛋,米粑,豆丝,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弟兄二人,在父母的陪同下,一一谢过乡亲们,挑了几样干脆的礼物带上路了。其余都退给乡亲们。 那临走时乡亲们的热情相送,易隆安一辈子都忘不了。 当时没有客运汽车,还停留在水路时代,哥哥送弟弟坐轮船到达省城。 这次老大直把弟弟送到了学校的校园里头。 这可是闹市中心地区,不比卖柜子,在省城的边缘地段。 老大易隆平有心想在这大城市转悠转悠,所以刻意地停留了一天,弟兄俩一起,熟悉了校园的环境,包括校园外面的环境。 当时的老大,走在城里的马路上,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在这里立足扎根。 这可不是盲目的立下宏伟壮志,而是带有一股暗藏的力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送弟弟回来之后,老大易隆平,满脑子都是往外发展的倾向。 那时候走大集体,生产队里的每一个劳动力,大队,小队的干部心里都有数。手艺人在乡村串乡做活是允许的,如果脱产去外边闯江湖长期不回来的,是不允许的。 脱产外出想飞天,门都没有。生产队就好比是一个组织,可行使管理权力的部门啰。 老大易隆平才不管生产队的条条框框呢。二弟的远走高飞,已经牵动了老大的远大抱负。 一心向着远方的易隆平,除了正经八百地做着本份事外,总会有意无意地打听外面的信息。 这天,是师父的生日,按照惯例,易隆平得去给师父做六十大寿,在乡村,都兴做这个生日。 易隆平作为师父胡中原的最后一个弟子,当然得送上一份厚礼并鞠躬祝寿。这是少不了的。 师父生日当天,易隆平满心欢喜地拎着厚礼,去了师父的家。 在酒桌上,师父无意之中透露了一个消息,就是他们屋后汉水河对岸的农场,正在大兴土木工程,需要添人,师父因为已经到了六十岁了,那里不要年纪大的人。 这可是是天大的好消息哦。虽然不是大城市里的工作,但是,却是正正规规的农场,吃国家饭的工作。 这个农场并不远,过到河对岸就是,沿河两岸的村民们都知道那里有一个大农场。在里面上班的人,都是月月领工资的哦。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易隆平记住了。 在师父那里吃酒祝寿都是开心的。还是对师父讲孝心好啊,得了这么一个好消息。真是值了,太值得了。 从师父处回来的第二天早上,易隆平就把自己收拾一番,直奔那农场去了。 去了才发现,师父说得真切,这里一大早就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呢。 这易隆平可是见过世面的人,他大踏步的走到里面,问干活的人:“请问,你们的办公室怎么走。” 正干活的人,也是刚来不久,见来了新面孔,知道这里正急需人手,多来人,做事就不用加班加点了。于是就告诉易隆平,办公室的具体位置。 嗯,易隆平径直来到办公室,里面有领导正忙着什么,易隆平礼貌地打招呼:“您好,您们这里是不是正要人做事啊。” 领导忙停下手里的活,抬头一看,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很高兴地反问:“你怎么找来的,是怎么知道我们这边要人的。” 这不答,反而一问,可把易隆平搞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就随便说道:“哦,是我的一个亲戚告诉我的。如果需要人的话,我会做木工活。” 易隆平聪明,回答的同时,顺带把自己推荐了一番。争取成功入职。 领导一听来者会木工活,眼睛一亮,望着易隆平:“你说你会木工?” 易隆平使劲地点头:“是啊,能独立作业的。” 易隆平又不失时机地把自己举荐一番。 领导把桌子一拍:“好极了,要的就是会技术的,你今天就可以办入职手续,你会写字吗,这里有表,你来填一下。”说完,从桌面上拿过一张有表格的纸张递给易隆平。 易隆平心里窃喜,拿起表格,又在桌子上找到一支笔,拿起来就开始填。包括日期都是填写的当天日期。 填写完的那一刻,易隆平心里不知道有多激动,都能感觉心脏在怦怦直跳, 领导拿起他填好的表格,交待着:“你明天把工具都带上,还有衣服之类,明天正式上班了。” “明天正式上班了”。这句话多有分量啊。易隆平在脑海里重复了一遍。 啊哈哈,上班啰,当工人,领工资,这是他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事,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还来得这么轻松。 从农场回来,都是一溜小跑到家,兴奋地把这个大好消息告诉全家人,还有自己的老婆蒋明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