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大姨穿越,闺女暴富了!第142章 苏家庄中秋灯会
时间过得飞快。 两个识字班刚刚结业,新的识字班还在报名阶段,要到十天后,过了中秋节才开。 在结业的时候,两个班里的考试前三名,都得了老夫人的赏赐。 这赏赐,是一枚银制的花钱,还有一套真正的文房四宝。 银花钱就不必说了,那套文房四宝,要是去城里买,那少说也得花上五两银子呢! 再者说了,这是银钱的事儿吗? 这是打败了一个班里几十个人才能得到的,说明自家的孩子聪明,将来必然有出息呀! 而且就算是没拿到前三的,那孩子们回到家里来,拿着小本子给爹娘看那上头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字,再加上带这字的小词儿,那是一套一套的十分上口。 再看自家孩子,原本那傻乎乎的劲儿,似乎都因为识了五十个字多了一点子精明了! 这怎么能不让庄子上所有人的学习热情高涨? 因此这第二期的识字班,不但之前的学生们都要接着上,还有之前没来上,后来又后悔的。 只是这第二期的识字班,就学的是另外的五十个字了。 显然没上第一期的,就跟不上第二期的。 要不是老夫人放出话来,等到农闲时分,还会开一个所有人都能来听的初级识字班,那些之前没让孩子来上的家长们,肠子怕不是都要悔青了。 但很快庄子上的人,又被老夫人要办中秋灯会的事儿给引去了注意。 这可是中秋灯会呀! 他们庄子又远又穷,一年到头能吃饱不挨饿,就已经是风调雨顺,谢天谢地了。 哪里还有那个余钱让他们能进城去看中秋灯会呢? 离他们庄子二十里的高家庄,是个有名的富裕大村。 往年高家庄过节的时候,就会在村子里装饰一番。 跟高家庄有姻亲的,也会大老远地走着去看灯。 那高家庄的大人孩子,话里话外的就瞧不上他们,还笑话他们穷,啥也没见识过! 也就是这几个月他们庄子上的日子好过了,那高家庄的亲戚才算是稍稍高看了他们一眼。 有时候竟然还来到他们这边来,想问问能不能把采到的山货托他们给出掉。 或者出钱买他们手里剩下的那些老夫人给的灵药。 那他们又不傻,老夫人虽然心善,不大计较,可老夫人手下的那些嬷嬷和管事们可是精明计较得很啊! 他们若是把这些药给卖出去了,若是自家再给病了,那要怎么办? 到时候,再去求老夫人,那嬷嬷们可是都记得老夫人给过大伙的东西呢! 因此,就算是这些灵药能卖个好价钱,他们也不敢出手。 除非真是紧要亲戚病了,这才会给上一粒两粒…… 没想到啊,他们庄子里的人,现在不但有被人求的时候。 竟然还有办中秋灯会的时候啊! 尤其是老夫人出手,让人在旧庄院门前的空地上,搭起了个结实的砖石高台。 高台三面修着护栏,另一面是一堵两人多高的影壁。 这高台的护栏修得结实得很,虽然没啥雕饰,设计得却很精巧,还在四角都预留了摆放灯的地方,这样既不用担心风吹灯灭,也不用担心火星蔓延。 而如今庄子里的大人孩子,一有了空闲,就都要去摸一摸这稀罕的高台。 想到再有几日,就是他们庄子里的灯会,都要忍不住嘿嘿傻笑。 老夫人说了,这中秋灯会,越热闹越好,就是外村的人都来看也不妨。 这回定然早早地通知那些外村的亲戚们,叫他们也来亲眼瞧瞧,他们苏家庄的日子,过得有多好! 到了八月十三这日,庄院就开始热闹起来。 来送节礼的马车,那是络绎不绝。 先是林伯府里来送礼的。 当初分家,苏大姨原本是可以长住在伯府,让大房养老的。 但是苏大姨看不上大房那两口子没出息的。 要是长住在伯府,天天看到那两口子,烦得要烦死,索性搬了出来,得了个养老的院子,倒也清静。 因此依着当初的协议,林伯府只要四时八节不用缺了礼数即可。 林伯府里来送节礼的,正是纪氏的心腹婆子陆家的。 陆家的倒也乖觉。 虽然伯府里送了一份节礼,她自己又掏了钱,在城里的老字号买了份四样精细点心,孝敬给老夫人。还买了些零嘴之类的送给焦嬷嬷,让她给其他人分上一分。 焦嬷嬷倒是乐得跟她多客套几句。 这陆家的如此乖觉,都不用她打听,就能知道伯府里的大事小情,那真是不吃这些瓜都可惜了。 苏大姨看了眼林伯府的礼单。 这纪氏可真是贼精贼精的。 送来的礼,有衣料也有食材,虽然数量上看着不少,可都是市面上十分平常的大路货……充分显示着什么叫经济适用型养老。 苏大姨笑眯眯地让人给装了些庄子上的土产当回礼。 虽然那些番茄地里还能零星结出几个,苏大姨还让人又用枝条培育了些新苗,准备栽到温室大棚里。 精品店里,是早就没有仙果卖了。 现在每天结的,也就正好能供应上庄子上的用度。 苏大姨还让人把没吃完的做成了番茄酱。 所以这次也就没给林伯府那些带仙字的果子。 林伯府的来过,林老二就来了。 林老二自己没有马车,又精明得很,舍不得雇车,而是准备了节礼,跑到精品店里,蹭着精品店里来回送货的马车来的。 林老二送来的节礼,虽然也是中规中矩,可看着品质,倒比大房的节礼,还强了一点。 林老二甚至还专门给贺珊准备了几个小花灯。 所以说,林老二这种人,虽然人品不咋地吧,但只要他乐意,情绪价值准保能给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