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纪年第九十四章 烛影斧声
纵观神州历朝历代,每一位帝王在面对自己的身后之事时,所想要挑选的继承人,往往都是自己的孩子,极少会出现兄终弟及的情况。
而在这段记载中,赵匡胤大病后所想到的第一个人也明显并非赵光义,而是其第四子,赵德芳。
但是,在他派遣手下召唤赵德芳前来商议后事之时,下人却被赵光义阻挡,赵德芳不知此事,自然不会前来公众,而随后,赵光义便未经通报直接进入了赵匡胤的寝宫,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谜案。
无论此事是否与赵光义有关,总之,在赵匡胤死后他成功的继承了帝位,最终坐到了那万人之上的位置。
并且,在赵光义即位后曾亲自主持编修太祖实录,并三次修改了其中的一些内容,对于记载赵匡胤的一本起居注,身为帝王的赵光义居然如此上心,这般行为似乎颇有些欲盖弥彰之意。
而至于赵匡胤真正想要继承皇位的第四子赵德芳,却在太平兴国六年便病逝,年仅二十二岁,如此年纪,甚至用英年早逝都不足以形容,这实在无法让人相信此人是正常死亡。
综上所述,赵光义的这个帝位,坐的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名正言顺,他之所以会做出后续的举动,应该也是想要维持自己的形象,消灭某些能够证明他不轨行为的证据。
不过想来也是,觉空不会对我们提及无用之事,若烛影斧声一事只是虚构,他断然不会对我们出口询问。
而既然觉空主动提到了此事,那便证明所谓的烛影斧声一事确实存在,既然此事真实存在,那也就证明在赵匡胤死亡的当晚,赵光义确实做过某些事情,正是这些事情,导致了赵匡胤的最终死亡。
与此同时我心中清楚,若是简单的皇权争夺,觉空也并不会放在心上,如今他既然主动提起此事,那便只能证明在赵光义的背后,应该还有着一方势力,而这方隐藏的势力,才是一切的罪魁祸首。
想到这里,我忽然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似乎并不复杂。
关山、弱水、酆都大帝、阎罗王。
毫无疑问,关山一直在努力的维持神州安宁,从不会主动涉及皇室纠纷,无论是赵德芳坐上帝位还是赵光义取而代之,对于关山都并没有什么区别。
阎罗王更不会如此作为,赵匡胤本就是由他辅佐才登上帝位,他又如何会做出这般出尔反尔的举动?
更何况,在解决了幽冥气息对于神州所造成的影响之后,神州的朝代流转便已经不是阎罗王所需要关注的内容,阎罗王真正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寻找酆都大帝的下落。
而酆都大帝本就有意隐藏自己的踪迹,他早已知道了阎罗王亲至神州就是为了寻找自己,那他定然不会多生事端,暴露自己的下落,又怎么可能做出这般干扰国运的举动?
思及于此,烛影斧声一事背后真正的始作俑者,其实已经极为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