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从大学到小学(2/2)

作者:海笑风

十二只鬼附身:衰神来了第五百一十六章:从大学到小学

张老师一边安慰孩子们,一边卷起裤腿,拿起一个脸盆就向外排水。在他的带动下,孩子们也跟着排水。

排完积水,张老师把孩子们安顿到自己的破屋里,又是换被褥,又是为孩子们擦身子,等安顿孩子们睡下后,他刚站直了腰,突然感觉呼吸急促,全身无力,扑通一下倒在地下,再也没能醒过来。

自从张老师去世后,山里的孩子也没了老师,而腾蛋蛋之所以给方小民写信,是怕自己所学到的字给忘了。

收到腾蛋蛋的信,方小民彻夜难眠,连做了两天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做出一个决定,到山里去做支教老师。

难得学校出了个这么有觉悟的同志,校领导没理由不同意。

一时间,大学教师自愿到山区小学支教的事迹迅速传开,电视台采访的来了,报纸杂志的记者来了。

方小民一夜之间成了名人,当然,他也顺利地把自己从大学教师降到了小学老师。

带着无数荣誉和名人的光环,方小民终于来到了白头山。

等方小民上山,白头山小学已经处于停学状态,本来山民们就穷,孩子们一没学上,那些砍柴喂猪放羊的活就由他们来承担了。

方小民只好一家一家地做工作,让孩子们重新回到学校上学,但有很多家庭连学杂费都交不起,方小民又主动承担起了孩子们的学杂费。

怀揣着梦想和激情,方小民爬遍了周遍十几座大山,终于让失学的孩子重新又回到了课堂上。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方小民虽然了解到了山区的一些状况,虽然也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山区的艰苦条件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白头山的孩子还好,其它山的孩子光走路就要四、五个小时,带的红薯和窝窝头到了学校也变得硬邦邦的,城市的孩子有干净水喝,可他们只能喝山上小溪里的水,即使是大冬天,也只能捧着冰冷的溪水喝。

千万别说喝山泉水好啊,就像广告里说的一样,xx山泉,有点甜。

别的山上的水可能甜,但白头山的水却是苦的,原来,这座山石头里的硫磺含量很高,不但水难喝,而且还有一股浓浓的硫磺味,喝得山里的大人小孩个个牙齿黄黄的。

然而,那里的孩子却只能喝这样的水,而且是生水,有时候就是直接爬到溪水边喝。

水不好喝,但又不能不喝——不然,让他们喝什么呢?

这里的孩子是没有玩具的。课间休息时,女孩子们只能用山上的小石头搭房子——小石头就是她们的积木。而男孩们玩的游戏就简单的多——就是撒尿活泥。

没有玩具,又没有业余生活,方小民只好给孩子们讲故事,刚开始还行,但后来,方小民把所有知道的故事都讲完了,再搜肠刮肚也讲不出来时,孩子们别提有多失望了。

是啊,山里的生活太单调了。

生活上的事倒还好克服,山里的孩子也没什么奢望,最关键的是,还是缺老师。

老师,是学生的学习引路人,生活的指导者,人生的方向标。在大山里,老师能得到最大的尊重和最高的地位。

然而,在这个地方,这里的孩子,最缺的,就是老师。

白头山就方小民一名老师,他就得身兼数职。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有音乐、体育、美术……几乎所有的科目样样不落;而且还要横跨小学的几个年级。

当然,没有人和他竞争,方小民也兼着白头山小学的校长。

说起孩子们的成绩,实在有点让人难过。方小民曾做过测试,很多读到5年级的学生,拼音仍然认不全。有的三年级学生还不能准确写自己名字,而一篇100字的作文,常常会出现一半的错别字,想要明白什么意思基本靠猜。这并不是因为山里的孩子就笨,是因为他们时断时续地上学,交的起学杂费买的起书本就上,交不起,就休学一段时间,什么时间有钱交学费了再接着上学。这是基础差、底子薄的问题。

家访中,孩子们的父母心里也很矛盾。没有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们不要读书,几乎每个家长都知道知识的重要,但是家里实在是没钱,供不起。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孩子能读完小学认识字,也算可以了。更何况,他们也需要孩子们早点出来赚钱,帮忙养家糊口。

归根到底,山区孩子们只所以求学难,就是一个字——穷。

没办法,这也缺钱,那也缺钱,方小民就只好自己贴钱,然而,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他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终究是杯水车薪。

好在方小民把羊圈修缮了一下,变得像了一个教室,就这样,这里白天当教室,晚上就变成了卧室,而方小民就和学生们挤在一起休息。

没办法,山里没有学校,也没有老师的宿舍,他只有和学生们将就在一起。

没多久,因水土、气候不适,方小民浑身上下长满了红疙瘩,瘙痒难忍,再加之饭菜单一,生活条件简陋,二个多月下来,他整整瘦了十几斤。

简直太苦了,方小民有点后悔自己的选择。≈lt;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