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只鬼附身:衰神来了第三百一十二章:米其林餐厅
后来是刀爷帮的忙,刀爷有个朋友是法国一间三星米其林“比诺”餐厅的大厨兼老板,叫高力奇,曾为法国总统服务过,很有名望的一个人,经他的帮助,让东方黍去了法国,并介绍了一位名医为他治疗。
就这样,东方黍去了法国。
法国的香水、食物、酒水全世界闻名,是个有味道的国度,因此,在口鼻腔科的医疗上也非常先进。
幸运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东方黍的味觉开始慢慢恢复,他最先感觉到的是甜,在一次吃面包充饥时,他竟感觉到了甜味,这让他信心大增。随着慢慢的尝试,然后是咸,再下来是其它味道,这种尝试并不是一僦而成的,而是小心翼翼的缓慢的循序渐进,直到是各种不同的味觉感受。
这种感觉就如同新生儿的味蕾成长,从无到有,让他体会到了味道的层次和味觉的体验。完全恢复后,他的味觉竟比以前要敏感了许多,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因祸得福经历。
因为是刀爷的徒弟,高力奇对东方黍很重视,待东方黍的味觉康复后,专门邀请他参观了自己的“比诺”餐厅,也是享誉全法国的米其林餐厅。
放到以前,西餐对东方黍是没多大兴趣的,他总觉得西餐和中餐没法比,好比中西医之间的较量,中国的东西都是简单复杂化,西方的东西都是复杂简单化。拿治病来说,一种病,中医可以从身体的多个部位去论证诊断,而西医就是从病理上推断,然后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
做菜也是一样,一块肉,在西方的做法就是煎,老外除了煎肉其它的不会。而中餐就博大精深了,什么烧肉、烤肉、白肉、大肉、烀肉、扣肉、松肉、炖肉、樱桃肉、马牙肉、米粉肉、一品肉、栗子肉、坛子肉、红焖肉、黄焖肉、酱豆腐肉、晒炉肉、黏糊肉、罐儿肉
就这,还只是绕口令《报菜名》中的一段,如果加上配菜什么的,没几万种下不来。
在做菜的花样上,这世界没哪个国家能有中国丰富多彩。
东方黍是怀着感激之情接受的邀请,是带着大国沙文主义的心态去参观的“比诺”餐厅。
“比诺”餐厅布置的还算雅致,只是门面太低调,没有张扬的招牌,没有装饰奢华的大门,里面的餐桌仅仅十多张,餐桌很小,最多能容下四人,就算是坐满也没有一百人,甚至连空间的设计也无什么出众之处,这一切,似乎和米其林餐厅的称号不大匹配。
东方黍自幼随父亲出入各大豪华餐厅,这“比诺”餐厅在他眼里最多也就是个县招待所的装修水平。
但厨房却吸引了东方黍,绝对的与众不同,餐厅与厨房之间是一堵玻璃幕墙,里面的设施和动静在餐厅里能看的一清二楚,难道这些厨师真自信到可以公开一切吗?
最重要的是,厨房不像厨房,好像是用钢材、石头和木材组成的实验室,里面闪着迷人的光彩,却不见炉火和炒锅,甚至闻不一丝的油烟味。
这未免也太简单了罢。
凭着刀爷的面子,“比诺”餐厅特意在厨房里加了张餐桌,让东方黍品尝他们的美食。
后来,东方黍才知道,“比诺”餐厅每年要来吃饭的定单多达三十多万,而真正能品尝到“比诺”餐厅美味的人最多只有八千人。
他很幸运。
一入座,厨师先给他上了杯朗姆酒,说是和中国的开胃酒一样。
东方黍想也没想的一饮而尽,酒味没品到,就觉得好像有无数个气泡在嘴里一直延伸到肚子里炸开,随之从腹部涌上一股气从喉咙管直冲脑门,东方黍整个人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一下清醒了许多。
接下来,是一道烘烤过的石蕊与蘑菇,它们被布置在新鲜的苔藓上,空气中隐约带有泥土的芬芳,绿色的苔藓与金黄色的石蕊相得益彰,色彩夺目,宛若一道精致的盆景。
可惜的是,石蕊和蘑菇太少,仅一口的量。但口感好的不得了,菌类的馥郁鲜香混合着苔藓的清新,顿时让人联想到春天日光下的绿荫和草地,森林里的晨露和鸟叫
石蕊和蘑菇被烤的金黄,爽脆弹牙,直让人想一直嚼下去,听着牙齿间轻微的“咯吱”声,更觉得趣味无限,味觉体验已丰富的无以复加。
但东方黍的胃刚被吊起来,就没了。
第二道菜上来,东方黍呆住了,这是菜吗?
那是一个船形的小瓷碟,船头摆放着两个棉花糖,船尾摆放着两粒像药丸似的透明胶囊。
看来老外的食物还是简单,连棉花糖都上桌了,这棉花糖还是中国发明的呢,东方黍感到些许的可笑。
旁边的厨师连说带比画地让东方黍明白了一点,先吃棉花糖,把棉花糖含在嘴里,然后再把药丸里的油挤进嘴里一起吃。
东方黍犹疑地观察了下棉花糖,即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做的,也闻不出是哪种食材发出的味道。但他还是照厨师比画的先将棉花糖含在嘴里,然后把胶囊里的油质物挤在口中。
仅仅咬了一口,东方黍就睁大了眼睛,那形状像棉花糖的东西竟然是鱼肉,而胶囊里的油竟吃出了虾的味道。≈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