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第218章 丰厚犒赏美名远扬
回到淞沪大营的第三天,准备完毕的郑元乃,就召集士兵开办了犒赏大会。 在海上行船的十天里,缴获的战利品早已经清点清楚,如今已经可以开始分配。 除开一些不知真假难以估算价值的古董字画,其余财物总计三十九万两。 分配给参战者三成,总计约十一万七千两。 这便意味着,平均每人能分到的银两多达七十一两半。 当然,参战的百姓因为战力不佳,战功较少,本身也只能按照军户们的一半分配,实际所获不到七十一两。 但他们伤残与死亡也会获得十两到三十五两之间的额外补偿。 军户们平均所得则不止七十一两。 总体算来,此战每个人的收获都将前所未有的丰厚。 郑元乃站在高台,身边放着一筐又一筐的银两。 总结了此战的战果,以及经验教训后,他宣布了犒赏规则。 以一个小旗的功劳为单位进行犒赏,所有银两贡献突出者独占一成半,包括小旗长在内的其余十人均分八成半。 谁是贡献最大的人,由小旗长来决定,银两必须当场分到军户们手中。 觉得小旗长分配不公者,可立刻向郑元乃本人进行告发。 若真是小旗长分配不公,则撤销小旗长本人五成的奖励,若是无理取闹,则告发者罚军棍三十。 首先分配的,是所有伤残死亡者的抚恤金。 这部分是由军中出的,不会占用士兵们的战利品。 百姓们伤者得十两,重伤残疾者二十到二十五两,死亡者三十五两。 军户们的抚恤金则是翻倍。 然后便是战利品的分配。 一个又一个的小旗长,在将军亲兵念完了其所在小旗的杀敌人数与功劳后,带着一个帮手一起抬回了自己小旗应得的犒赏。 白花花的银子,很快就分到了各个军户与百姓们手中。 加上抚恤金,在场众百姓,多的拿到了五六十两银子,少的也拿到了二十多两。 多少百姓一家子人攒一辈子也就攒这么多银两,一时间百姓们皆是欢欣不已。 军户们分到的更多。 他们拿得少的,也拿到了六七十两银子,多的则有一百三十四十两。 军户比一般百姓更穷困,乍然拿到这么多奖励,想到今后能拿这些银子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几乎是个个激动得眼眶通红,甚至热泪盈眶。 许多人自发地跪在地上叩谢高台上的将军。 若不是将军来到淞沪,他们永远也不会有这么一天。 将军把他们从狗官的奴役压榨中解救出来,还让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操练与拼杀,让家里人也过上好日子。 这在将军没来的时候,他们就连做梦也不敢想这样的好事。 跟着将军,实在是他们毕生的福气与幸运! 至于那些这次没能上岛作战的军户们,则只能看着同袍们的丰厚犒赏流口水。 他们只得到了每人一两银的守城费。 虽说这在以往也是不少钱,可跟同袍们相比,那就太不值一提了。 没去参战的,只恨不得立刻再来一伙倭寇,叫他们抓住拷问,然后再杀上老巢去。 可惜,将军带兵出海剿倭的这二十多天里,淞沪根本没有倭寇来袭。 经此一役,整个淞沪大营的军户们士气空前高涨。 一改往日对倭寇畏之如虎的状况,战意沸腾,操练之时也是格外卖力,每个人都满心期盼着与倭寇再战! 发完了犒赏,郑元乃对每个卫所,都提拔了一位百户,作为代千户,管理卫所事务。 当然,这些百户并非原来赵千户等人手下的百户,都是他自己从更下面的总旗甚至小旗提拔上来的。 除此之外,下令士兵们分为三拨,可轮番去淞沪城进行采买。 (还没轮到休沐的,继续留在营中操练) 所有人采买完毕,则全体返回各自所属的卫所。 回到卫所,依旧可以轮番休沐,每人离营两天与家人团聚。 这一点,是观主特别交待的,说是有利于他将来募兵,他自然照做。 军户们手中突然有了这么多钱,虽说都是过惯了苦日子的,想存下来。 可也同样想在淞沪这样的大城里,给家里人买点好的吃食布料或者玩具回家,让他们尽情享受这次获得战利品的喜悦。 于是,大批穿着军服的士兵们涌入淞沪城,在各行各业“阔绰”了一回。 如此一来,淞沪卫所兵们,在这次抗倭战斗中与遇见的种种奇事,便跟着传播开来。 首先传出的,便是淞沪大营的军户甚至参战百姓们都得到了丰厚犒赏一事。 许多百姓都震惊不已。 大街小巷,茶楼酒肆,街边路边,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此事。 “都说穷军户,我看淞沪大营的军户们,可不穷啊!” “何止是不穷,以后简直会富得流油!” “没错!就打一场仗,不到一个月就挣了一百多两银子,买田置地盖房,啥都齐活了!再来几场仗,他们家里人都能过上地主老爷一样的好日子了!” “他们跟了一位好将军啊,别的将领,谁舍得这么大方地给士兵分战利品!” “是啊,就连参战的普通百姓,也都分到好几十两银子呢,都赶上咱们一家子攒好多年了!” “唉,如今这世道不管是做小买卖还是租种田地,都太难了。若是郑将军肯募集营兵,我都想去参军了!” 懂行的人便知晓,若是得朝廷特许,将领是可以在卫所兵以外募集营兵的。 营兵与卫所兵不同,不会被归为军户,处境比卫所兵好很多。 “我也是!郑将军爱兵如子,跟着他哪怕是死了也不会白死,咱心里踏实放心!” “对啊,郑将军的人品,那可是得到神灵认可的,追随他准不会错?” “得到神灵认可,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都对此十分好奇。 “看来你们消息没我全啊……”被问话的人兴致高昂地道,“我是亲口听那些军户说的……” 这人将第一次倭寇来袭时,沙东堡前线神尊降临的场面事迹,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 众人听得聚精会神。 那人见状,又道: “还有呢,郑将军率领大军去玻璃岛剿倭的路上,有一次遇到很大的风浪,那浪打得,少说有几层楼那么高,要搁一般的战船商船,早就船翻人亡了!” “可你们知道,当时有多不可思议吗?” “那么高的浪,竟是一点水花都没溅到船上,那么大的风,船上的帆也没被吹断!最后所有人就齐心协力,平平安安地将船给划出了风浪区了!”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满脸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