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0482章 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
哪知道,先皇回到养心殿的,居然是魂魄!
母子又哭又笑了好大一会儿,朱允炆才叫来了刘洪。
吕氏道:“刘洪啊,前几日允炆对你发怒,你不要放在心上。”
刘洪立马跪下表忠心,通过昨天晚上的事情,他已经明白了,敢情是陛下魂归养心殿。
朱允炆当时那样对他,其实是在救他的命,不由得更加感激。
幸亏是先皇的鬼魂回来了,要是先皇活着,岂不要扒了他的皮?
……
平安落实吴王朱允熥的要求很快,在乌孙城找出一块地方作为学校,但是师资还无法解决。
朱元璋说道:“这个不难,从国子监抽过来一些人。你要多少,朝廷给多少。”
“过去,咱从山西移民到中原,一根绳子绑着,人们死活不愿动。”
“如今,咱从江南移民到西域,一根绳子绑着,咱看啊,人人争着来!”
徐怀锦深深地看了一眼朱允熥。
同样的是一根绳子,朱允熥可以把人瞬间送到某地。
大明建国之初,中原因长期战争,人烟稀少,朱元璋决定从山西移民。
但是汉民故土难离,移民一事推动不了。
朱元璋就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棉衣、川资以及安家、置办农具的银两,种地还免其赋税三年。
但还是没什么效果,于是朝廷就采用招诱、征派的强迫的办法,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
但是那时交通不便,很多人死在迁移的路上。
客观上给大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但也使很多家庭离散,导致一些人间悲剧。
很多中原地带的人形成了一种习惯:走路时将手背在后面。
那是因为移民的时候防止逃跑,将一群人排好,用绳子绑好并串起来。
朱允熥可以用绳索实现瞬时传送,来西域的人不会有路途劳顿之苦,还有体验异域风光的乐趣。
只要在应天发布公告,恐怕文人士子们都竞相报名。
到那时,恐怕是人人都争着被绑!
解决了师资问题,朱允熥又强调西域教育的基本目标,为西域的治理提供实用型人才。
可以从西域大将军府中拿出一些非关键性职位,让西域各部的子弟担任。
但有个条件是:必须是经过学校教育,必须会写汉字、会说汉话。
徐怀锦看出了朱允熥这一招的用意,对于长久地控制西域来说,意义重大。
只要他们会写汉字、会说汉话,就认同了中花传统文化,就进一步融进了中花文明的大河。
到那个时候,西域各部就会真正成为中花人民的一分子。
西域各部叛服无常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毛易听朱允熥要让西域人当官,就有些不理解:“我大明多少人学一辈子,考一辈子,也没几个能当上官的。西域人学会汉话、学会汉字就可以当官,是不是太容易了?”
朱允熥道:“毛易,现在让你学说蒙古语、学写蒙古字,你觉得是难、是易?”
毛易立马不吭声了。难与易,是相对而言的。
“毛易,你只是看到了表面。治理西域不仅要靠军事上的暴风骤雨,更要靠文化上的和风细雨。”
“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刀枪和思想。”
“长远来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
众将听得半懂不懂,而徐怀锦却被朱允熥的话给深深震憾到了。
朱元璋对于西域一事不再操心,就催着朱允熥赶快起程回应天。
他知道,朱允熥就是算盘珠子,拨一拨才动一动。
要不催,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动身。
要是老四杀到应天,咱就必须露面降服老四。
之后,咱就再也不能猫在养心殿,也不可能隔几天就陪朱允熥几天。
到那时,还是朱允熥在应天方便。
所以,必须督促朱允熥尽快赶路。
……
大同府北的草原上,一千精骑正在狂奔。
为首的正是吴伯宗。
吴伯宗所带的精骑中,还有朱能的二百亲卫。
吴伯宗已经向姚广孝传递了消息:他从西域带回了一件神兵利器,可于几里之外悄无声息地杀死敌酋。
但燕王已经等不及了,他已经带领十万大军南下。
在休息之时,吴伯宗曾小心地一层层打开棉布,看一看锃亮崭新的神器,生怕消失不见或者是被人掉换。
这神器居然就是那么一指,就能让天空中的大雕掉下来!
这神器与火铳完全不同,火铳是发射子弹的,而这件神器根本不用!
一定要尽快送到燕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