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妾心如铁54
偌大的屋子,除了香炉散发着凛冽的檀香味,剩下的,就是胡三太太绵长而局促的呼吸声。
“我知道,你撒谎了。”胡老太太目光晶亮地看着脸色惨白的胡三太太:“旁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你自请下堂吧。”
胡三太太听见这个决策,整个人像是被打了几个耳光一般,抬起头难以置信看着她的婆婆。
“温嬷嬷,也不能留。”胡老太太也似乎用光了所有的力气,整个人萎靡不振缩在椅子中,从未弯下的脊背弯曲,佝偻着腰,万分难受。
“你什么也不必辩驳,我都知道的。如今说开了,也好叫你死个明白。”胡老太太冷笑着,目光如炬:“十几年来,你从过门开始,就不喜欢我这个严厉的老太婆子,一心想跟着老三去任上,我都知道的。”
胡三太太噤若寒蝉。
“这一辈子,你只生了一胎。那一胎怀的是个女儿,我专程问过大夫的。”胡老太太娓娓道来,声音寒凉入骨:“如你所说,大概是生下来就不大好;也有可能,老大老二家头胎都是儿子,你不肯屈居她们之下。所以我抱着的,是个儿子。”
“我以为是大夫诊错了。”胡老太太叹息:“十七年了,我如今才知道,不是大夫错了,也不是我记错了,是你这瞒天过海之计,太胆大包天了。”
“老祖宗、老祖宗听我解释,我当时真的是怀得双胞胎……”胡三太太磕头如捣蒜:“老祖宗去明察。”
“明察?你经得起几次查?”胡老太太冷笑,狠狠剜她一眼:“是非过错,你自己揣摩。难道非逼我滴血认亲,让建阳和老三恨透了你?”
胡三太太没想到老太太居然也将“女儿变儿子”这么大的疑问藏在心里十几年之久,她忍不住有些恐惧,浑身止不住瑟缩。
胡老太太专门留下她,胡家对外估计宣称的怕是她产下双胎,温嬷嬷自作主张拿去送人了。
温嬷嬷必死无疑。
逼她自请下堂,是因为胡老太太心里比旁人清楚,胡建阳,根本就不是胡家血脉。
他是胡三太太从别处抱来的野种!
遗弃血脉,况且是个女儿,罪名尚可饶恕。
可混淆胡家血脉,自请下堂,对她的处罚真的非常轻了。
胡三太太知道如今事已成定局,再说什么胡老太太都不会相信她。
若是逼急了真的滴血认亲,那胡建阳的身份只会更尴尬,就连一向爱护她的老爷,怕也不能再忍耐。
与其一败涂地,倒不如她主动承担,解了老太太心里的怒火,建阳就还是胡家最有出息的子孙。
胡老太太这样处决,胡三太太明白,同为女人,她也是舍不得儿子、孙子伤心难过的。
“老祖宗疼爱建阳,媳妇在此谢过!”虽然不是胡家的血,可也养了十七年。
承欢膝下、朝夕相处,胡老太太几乎也是咬碎了银牙才做出这个决定。
保留一切,原封不动。
将罪魁祸首赶走。
这是对所有人伤害最小的办法。
两个女人面对自己深爱的人,都做出了最屈辱的妥协。
胡三太太这才站了起来,她双腿本是发软的,踉跄几步,忽然又来了精神。
她挺直了腰杆,用手拢了拢头发,将先前拉扯中散乱的珠钗扶正了,拂干净裙摆上的灰,昂首挺胸走出去。
翌日一早,便听说胡三太太跪在胡家大院,请胡三老爷休书一封,自认为作出抛弃女儿的卑鄙狠毒之行,无颜留在胡家。
胡三老爷本不情愿,胡三太太摸出一把剪刀抵着喉咙,往里戳出血珠子,他吓得面如死灰,暂时同意了。
胡建阳留不住母亲,劝不了父亲,胡老太太也叫他不要插手大人的事,只能亲自送了胡三太太回娘家,叮嘱舅舅们好生照顾。
温嬷嬷跟着胡三太太回了娘家,没几个月就“病”死了。
那个传说中的玉儿姑娘,喝了胡建阳用血做的药引子的“高人之药”,并无半点好转,仍然缠绵病榻。
没几天,那个所谓“高人”便被不少人揭发他就是个行走江湖的骗子,开的药方不仅不管用,有些倒霉的还喝死了。
胡家新请了大夫,说是药石无灵,约莫就一年功夫。
胡家另送了一笔银子过去,玉儿娘感激不尽地收了,说带玉儿回了徽州,那里环境熟悉,也许能好转。
据说玉儿的养父早死,胡家若是强行留玉儿,那就是要逼玉儿的娘去死了。
胡家苦留不住,出于慈悲心肠,勉强同意了。
一段沸沸扬扬的风波,随着半个月后,胡建阳与他父亲一齐去崇武县上任,就此止住。
回府后,穆春遣玉梅,把严和明嘱托的两个荷包送给严氏。
玉梅回来道:“二太太请您过去。”
穆春迟疑一下,到底去了,只不知道严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见严氏超出寻常的热情,又是奉茶又是上点心,一口一个“大侄女”地叫,惹得穆春鸡皮疙瘩起了一地。
“好孩子,多谢你帮我带回来。”严氏从怀里摸出一块手帕,打开里面包着一个赤金镶珍珠的镯子,就要往穆春手腕里面套。
穆春“嗖”一下把手缩回来,警觉得望着严氏。
“长辈赐,不可辞。”严氏笑意盈盈将她的手拉过来,把镯子给她戴上:“这事儿呀,你说给谁,都觉得你该收。”
穆春不疑有他,只暗想不知道严和明那个荷包里面装了多少金贵的东西,让严氏肯舍得付出这么金贵的东西来感谢她。
这镯子工艺精湛,九颗珍珠也是上等货色,价值不菲。
送走穆春,穆秋嘟着嘴不高兴地走进来:“娘你真是舍得……”
“我不舍得有什么法子?”严氏从妆奁抽屉里拿出来两个荷包,都已经空了。
其中一枚鸽子蛋大的蓝宝石戒指她已经戴上,另外一个便是那个镯子。
镯子里一张字条,是严和明亲笔:“给穆春。”